沪港通昨日进入测试阶段
对A股并非单纯利好将成正向波动“放大器”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 8月11日沪港通开始进入测试阶段,机构、股民也全面进入备战状态。分析人士认为,沪港通并不意味着对A股的单纯利好,而将是A股正向波动的“放大器”。
  8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召集证券公司高管进行沪港通动员大会,并决定于8月11日至9月30日期间持续开展全天候测试、接入测试和全网测试。全网测试作为业务启动的关键一步,测试通关将意味着“沪港通”技术层面基本就绪。
  记者获悉,就在全天候业务测试全面启动前,上交所发布了《补充说明》,显示沪港通准备工作进一步加码。
  据悉,已有约60家券商递交了全网测试的申请。只有通过了全网测试的券商,才能成为沪港通首批会员。
  一直以来,中国面临着资本管制和外汇管制,“沪港通的推出在境内与境外市场之间架设了一条互通的管道。虽然仍存在额度管制,但毕竟是境内外之间直接投资的一大步。”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分析师桂浩明表示。
  在上投摩根基金副总经理侯明甫看来,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序曲,在此之后中港基金互认、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指日可待。如果这一系列动作成功,A股市场有望获得更多增量资金。
  在沪港通即将启动的预期下,聚集在香港的资金加速流向A股市场。代表外资动向的两大指数南方A50ETF和安硕中国ETF额度飙升显示了海外资金对A股的追捧。
  南方东英公司5日披露,其获批的公募基金RQFII额度使用率已达99.7%,这意味着在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南方东英公司为南方A50ETF从其他产品调剂过来的近80亿元人民币RQFII额度已基本耗尽。
  “QFII额度目前已经用去九成,这是QFII制度开通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有市场人士透露,若沪港通加上QFII额度全部用完,理论上海外投资A股资金可达9000亿元,是目前所有基金投资A股市值的77%。
  A股市场自7月20日之后已连续出现快速拉升,11日上证指数再涨1.38%,站稳2200点整数关口。业内人士表示,A股市场中折价大、估值低于可比公司、高分红、市场独有、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以及高成长性类别的个股是投资者配置的主要选择。
  不过,业内人士还认为,“沪港通推出初期很可能被秒杀,风险也非常大,预计明年上证指数的波动性可能变得很大。”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