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用虫药,化痰瘀治肺痹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中医院 张伟

  间质性肺病是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目前只能以控制病情为主,传统中医学将此病归属为“肺痹”、“肺痿”、“咳嗽”、“喘证”等范畴。这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细支气管的肺部弥漫性疾病。病程多缓慢进展,逐渐丧失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纤维化和蜂窝肺。
  中医有句话“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大家可在加强日常调护的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应用不同的代茶饮或食疗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多种中医中药的办法进行调理。
膏方调护
  膏方作为中医药调理的重要手段,无论对久病体虚者,还是亚健康人群都有非常好的调护作用。膏方用药,既要考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又应根据个人的症状,针对瘀血等病理产物,适当加以行气、活血之品,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阴阳平衡,气血条畅。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之效。
虫类药的应用
  对于已病患者,在治疗中应采用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以补虚培元、活血祛瘀、解毒通络为治疗大法,尤用虫药。由于其痰、瘀、毒胶结痹阻之势较寻常重,已非草木之品所能取效,必以“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追拔沉混气血之邪”的虫类药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松透病根,从而达到“血无凝着,气可宣通”的目的,如全蝎、蜈蚣、水蛭等虫类药。其中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全蝎“走脏腑,行经络”,“为蜈蚣之伍药,其力相得益彰也”两者相伍,能搜剔软化肺络中胶结之痰瘀,以取“搜剔络中混处之邪”之功,从而达到“已病防变,已变防渐”之效,但对于中医药的应用尤其是虫类药,多属有毒之品,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
用药时间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的理念,寅时,即凌晨3点~5点为肺经所主,此时或临睡前服用调理肺脏的药物效佳;另外,巳时,即上午9点~11点为脾经所主,脾属土,肺属金,根据土生金的理论,在此时进补也是可以的,以使饮食物达到最大功效。
  此外,利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最炎热及最寒冷的三天,行三九贴、三伏贴穴位贴敷,对间质性肺病的调理效用明显。贴敷应用温经驱寒、活血通络之中药,经过仔细辨证取穴后,敷贴在人体特定的腧穴上,借由药物对穴位经络产生刺激,机体对药物吸收,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