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要防细菌性腹泻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钢     

  秋季到来,天气逐渐凉爽,过了夏季的酷暑,许多人也放松了对健康的防护,殊不知,秋季虽气候宜人,也是许多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肠道传染病
秋季更多发

  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虽然暑气未消,但昼夜的温差已让人感受到丝丝凉意。疾控部门提醒,这一季节,尤其适合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肠道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的好发季节。
  秋季昼夜温差大,一不小心,容易造成腹部着凉,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酸分泌容易增加,胃肠会发生痉挛。再就是,天气转凉,人们食欲大增,而又恰逢大量瓜果上市,暴饮暴食容易加重胃肠负担。而初秋季节,气温仍比较高,蚊蝇活动仍很活跃,吃了被污染的食物就容易引起腹泻。
  疾控部门专家介绍,秋季常见的细菌性腹泻病有霍乱、菌痢、伤寒和副伤寒等,主要预防措施是“把好一张口”,防止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饭前便后要洗手,买回海产要煮熟,隔餐食物要热透,生熟食品要分开,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生水未煮不要喝,无牌餐饮不光顾,腐烂食品不要吃,暴饮暴食不可取,未消毒(患者污染)物品不要碰。
  专家尤其提醒公众注意,夏秋季在霍乱疫区内或去过霍乱疫区,若出现腹泻症状,尤其是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应马上就诊,并做霍乱弧菌培养检查。与霍乱感染者一起就餐或密切接触的人也应采集粪便或肛拭子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孩子尤其要防止
手足口病和乙脑

  夏秋交替,孩子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袭,其中最常见的是手足口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疾控专家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儿童等5岁以下人群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有的病例发热可能不明显,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而表现为嗜睡、呕吐等症状,并进而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为此,专家提醒,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可以居家隔离治疗,经过一周左右的时间会自愈;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当患儿出现高热不退,或出现头疼、精神差、表情淡漠、肌阵挛、呕吐等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时,要立即到手足口病定点医院治疗。预防手足口病要做到搞好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避免和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接触,在流行期要减少和其他儿童接触的机会;如果需要到医院就诊,要注意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并戴好口罩。
  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乙脑具有起病急、高热、头疼、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专家提示,接种乙脑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没有及时接种的儿童家长应向当地预防接种机构咨询,并尽快安排补种。要做好防蚊、灭蚊,农村居民还要注意加强畜禽动物的管理,特别是新生的、未过夏天的幼龄猪。如果家庭成员中出现乙脑患者,要及时进行隔离。
  疾控专家同时提醒,在预防上述疾病外,八月由于气温较高,天气多变,在此希望广大市民保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减少被疾病感染的几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