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免费应有时间表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剑锋         

  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北广场新设的四片毽球场地和两片羽毛球场地正式向市民全天候免费开放。这是继省体塑胶跑道、篮球主题公园、乒乓球场地、足球主题公园等运动场地免费开放后的又一惠民健身场所。(8月9日《齐鲁晚报》)
  一个城市有多少可供使用的体育锻炼场所,看似小事,却事关众多市民的身心健康。这几年济南市公共财政在体育健身工程中投资巨大,不仅许多学校拥有标准跑道、篮球场、足球场,而且不少体育场馆的体育设施也是首屈一指。尽管如此,全民健身的人均公共空间仍然不足,锻炼需求无法很好满足。一方面,小区、公园的健身器材旁常是人头攒动,要排队等候锻炼;另一方面,要么是健身会所、球类俱乐部收费不菲只能望而却步,要么是学校、公共体育场馆“铁将军把门”。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已成为困扰全民健身运动的一大难题。
  全民健身已在济南蔚然成风,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体育场馆,理应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回归公共产品的属性。最近几年,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都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同样,逐步免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也值得期待,这既是共享体育设施资源、深化全民健身锻炼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应尽的义务之一,应该循序渐进拿出全面免费开放的时间表。比如,可以根据学生、老年人等不同对象定期定时免费开放;又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可向市民发放健身优惠券或免费券;再如,即使一些公共场馆暂时不具备完全免费开放的条件,也可通过财政“兜底”、社会捐赠等途径,有效降低准入门槛,让市民尽享平民运动大餐。
  让更多公共体育场馆向市民免费开放,这是大势所趋、民众所盼。只要职能部门不断强化服务社会、服务市民的理念,落实监管职责,使免费开放的每个环节都有专管之人、每个人都有专管之责,就一定能把这件实事办实办好,从而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普惠型体育制度的福利蛋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