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一次冒险经历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尤怡芗
  小学四年级暑假的一个傍晚,父亲对母亲说明天要下连队办事。连队的领导是我曾经的同学小英的爸爸,原先和我父亲在一起上班,因为工作需要一年前调到另一部队,小英全家也跟着一起搬走了。我央求父亲带我去看小英。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吃过早饭,急忙跟随父亲出发。吉普车一直向东开着,我好奇又兴奋,这是第一次跟父亲坐车外出呢。   见到分别一年多的小英,别提多高兴了,我们不仅是从小的玩伴,还是同桌的好朋友。小英说很想念我们,新家这边是郊区,学校的老师没有以前老师教得好,但是很和蔼,同学们也很友好。我给小英带来一张红色的、我亲手刻制的剪纸《小朋友爱劳动》,小英给我一副橘红色的毛线头绳,我们说着笑着开心极了,这时通讯员叔叔来叫我回去了,尽管不情愿还是不得不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对父亲说:“我还会再来看望同学的,我知道去小英家的路怎么走,沿着马路两边的绿树一直向东,就能找到。”父亲和司机叔叔听了哈哈大笑。
  回去我跟几个同学说了,正值学校放暑假,小伙伴们听说我认路,都想去看看小英。我们四个小伙伴怕大人不同意,决定悄悄地去一趟,中午吃过饭就走,晚饭前就赶回来。
  我们四个女孩子从原先的“八一大礼堂”东边的部队宿舍大院出发,沿着自由大街往东走,我们一路上讲着学校里的趣事,讨论着假期作业。天气真热啊,就连树上的知了都不叫了,在路上走得浑身都是汗,口干舌燥,人困腿乏,我们走了三个多小时还没走到。小萍说:“太远了,要不咱们坐公交车吧。”因为没有思想准备,出门既没有带水更没有带钱,我们只好继续往前走。小蕾说:“我们走得对不对呀,这么长时间怎么还没到呀?”小燕说:“要不我们回去吧,我实在走不动了。”我心里也不怎么坚定了,记得小英家所在的连队在济南东郊钢铁厂附近,我们跟一个阿姨打听,问还要走多远的路,阿姨得知我们的情况后,鼓励我们说:“小同学你们真了不起,为看同学走了这么远的路,别着急前面不远就到啦。”事情是我引起的,我只好给小伙伴们打气,我跟小伙伴们回忆学校组织我们去参观北园水屯人民公社、帮农民拾麦穗的事儿,那样的经历多有意义啊,我们这次的冒险经历也是很有意义的,肯定会让同学们羡慕,小伙伴们顿时又来了精神。我们坐在路边稍事休息,鼓足了勇气继续向东、向东、一直向东。大概晚上6点多吧,太阳开始慢慢落山,终于看到了前方连队站岗的哨兵,我们高兴地欢呼雀跃。
  小英的母亲见到我们后一边张罗饭菜一边询问我们如何赶来的。我们语无伦次地回答阿姨的问话,争先恐后地和小英拥抱说话,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热乎乎的饭菜。饭吃完不久,小蕾的父亲和我父亲就坐着吉普车赶来了。看到父亲从未有过的严肃表情,我意识到自己闯祸了。然而走进家门的时候,父亲对我说了一句“你长大了”,我提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冒险和成长是并行的,知道了孩子在父母心里的位置,还懂得了人生就像旅途看着容易、简单,其实道路漫长、艰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