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首家智能中药房启用
避免人工疏漏,单张处方仅需三五分钟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智能药房系统,节省大量时间。本报记者 李倩 摄
     本报济宁8月11日讯 (记者 李倩 通讯员 王碧辉) 到中医院就诊,排队取药耗时太久,一直是市民很苦恼的问题。日前,济宁市中医院启用智能中药房系统,处方抓药时间由原来的10-15分钟缩短至5分钟,大大减少患者等候的时间。
  11日上午9点,正是医院门诊高峰期,在济宁市中医院门诊大厅,与传统中药房忙碌的抓药场面不同,新启用的智能中药房只有两位药师负责操作,却秩序井然。药房两侧常用的中药颗粒被装入416个白色药罐,每个药罐底部贴有专属条码,药师只需根据电子处方操作,智能中药房系统便自动将药装在一次性药盒中。有时患者还没来到药房,药就已经抓好了。
  “每天早晚各冲一盒就可以,非常方便。”带着儿子来就诊的吴女士将取药单交到窗口后,不到3分钟便拿到了医生开的10盒中药。每副药被装在巴掌大的白色药盒里,并贴有患者信息及服药方法,携带、服用都很方便。
  据介绍,智能中药房系统中,患者拿处方到划价处交完钱,便可以自动检测到已缴费的电子处方开始抓药。记者看到,中药颗粒自动发药机系统检测到电子处方后,药剂师通过电脑确认处方,然后发送至发药系统对药物复核,无误后点击确认。这时,处方里18味中药所属的塑料罐旁都统一亮起了红灯,药师根据指示灯取出药瓶,经过自动称重机器便自动将中药配方颗粒封装在白色塑料药盒中。这个过程省去了以往人工找药、称重、分份、包装,一张处方三五分钟便抓完了。“每个药罐的瓶口都有芯片,如果出现错拿药罐或者处方配伍不当的情况,系统会自动识别预警。”药剂师谭惟说。
  “市中医院的智能中药房在城区尚属首家,目前在曲阜市中医院、兖州区中医院已探索实行,确实方便了患者。”济宁市卫生局中医药管理科科长唐长冬介绍,智能化中药房能可以避免人工配伍出现的疏漏,能自动识别中药配伍禁忌,处方用药也能随症加减,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原理。同时,每味药的出药系统各自独立,杜绝了交叉污染,患者携带也方便。
 相关链接 
温度、湿度要求高 老中医仍青睐汤剂
  “这些药罐容易受潮,对环境要求很高,温度要控制在25℃以下,湿度也须在45%到65%之间。”济宁市中医院药剂科主任陈素美说,因药罐里是打碎的中药颗粒,如果受潮粘连会影响机器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处方剂量的准确度。“操作中药剂师要对药槽中遗漏的小颗粒定时清理,瓶口也要经常更换并每天清洗。”
  济宁市中医院副院长骆彤介绍,智能中药房提高了中医药在现代医疗活动的应用,对医院来说是个探索,但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患者。“相比于传统的免煎中药颗粒,智能中药房系统剂量更准确,尤其是儿科医生,可以根据病情随意调剂量,也能减少浪费。”骆彤同时坦言,一些老专家更认可中药汤剂,他们认为中药饮片混合煎煮时间长,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更好的疗效。至于选择中药汤剂还是中药颗粒,还要从患者的病情和实际情况考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