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队员每天只休息三四小时
为期五天的救援工作结束,聊城蓝天救援队踏上归途
2014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聊城8月11日讯(记者 郭庆文 实习生 唐宁宁) 为期五天的救援工作结束之后,10日下午,奔赴云南鲁甸执行救援任务的聊城蓝天救援队接到上级部门撤离灾区的工作安排,目前已经在返程的路上,预计14日回到聊城。
  8月4日晚上7点,聊城蓝天救援队十一名队员自驾从聊城出发,星夜驰往云南鲁甸地震灾区。驾车32个小时后,在8月6日上午到达鲁甸灾区。
  10日,“一杯清茶”、“九州方圆”、“阿磊”、“十号”、“凯兰”、“迪蓝蓝”、“错觉”、“假行僧”、“水城老兵”、“大卫”和“阿振”11名队员在地震灾区执行救援任务的第五天。到11日下午2点多,记者连线他们时,他们已经到了四川宜宾。队员们表示,这几天太累了,会放慢回去的速度,不至于太赶。
  8月10日凌晨零点46分,负责运送物资的“老兵”和“错觉”返回到大本营,上午10点40分,“一杯清茶”、“凯兰”等人从李家山村下撤。中午12点多,接到上级部门撤离灾区工作安排,已经完成救援任务的聊城蓝天救援队11名队员,终于在大本营聚齐,准备离开。当天下午他们离开大本营,在鲁甸休整一晚,11日早上向聊城进发,预计11名队员将在14日返回聊城。
  搬运救援物资、为群众搭建帐篷、废墟里挖掘幸存者……记者了解到,11名聊城蓝天救援队队员在鲁甸执行了多起救援任务,每天休息时间只三四个小时,没睡过一个安稳觉,饿了基本都是吃方便面、火腿肠等食品。 
  在执行救援任务期间,队员们主要负责救灾物资搬运发放、灾情调查统计、搜救被困人员、抢救灾民财产。在灾区余震、大雨、塌方、泥石流、堰塞湖爆破不断的情况下,聊城蓝天救援队队员们每天都在不停地走,走过的里程都没法计算,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一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