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配件降价,车主仍难得实惠
降价的都是不常更换的大件
2014年08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8月11日,济南东部一奥迪4S店,一位车主的车正在保养。
     8月11日,一汽大众奥迪承认其垄断行为违法,表示愿意接受处罚。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主动承认垄断行为的车企。此前,克莱斯勒、奥迪被调查确认垄断事实;而率先进行降价“示好”的奔驰、捷豹路虎等,也已被约谈调查;还有“12家日系车企”也进入反垄断调查的视野。
  车企的垄断,给市场和消费者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反垄断又能给整个汽车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什么?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文/片 本报记者 孟敏
    韩适南      
1
4S店报价是 保险公司近4倍
  一辆奥迪A6保险杆受了“小伤”,保险公司定损1580元,4S店却给出了5050元的维修费。这是今年2月发生在湖北武汉的一起事件。奥迪被调查,正是源于这些累积的事件。因为湖北奥迪经销商统一零配件和保养的价格,被当地保险公司告发,并遭到湖北当地保险公司集体抵制。8月7日,湖北11家奥迪经销商高管集体赴京,与一汽大众奥迪的代表共同接受发改委约谈。
  据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汽车行业遭受反垄断调查的一大原因是价格限制。一方面,进口汽车定价权牢牢掌握在外资品牌手中。海内外同款汽车价格悬殊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汽车销售价格零整比过高。
  11日,济南一位奥迪经销商告诉记者,“这次反垄断主要是关于售后配件的,零整比不合理是主因。”
  在该奥迪经销商看来,目前国内的进口车市场竞争很充分,价格也很透明,国家发改委所说的垄断更多指的是国外的专利和技术垄断,他说,“面对利润摊薄的困境,4S店作为提供服务的场所,属于第三产业,只能通过配件和服务赚钱,这也算是一种经营模式的改变。”

2
换几个滤芯 就得1300多元
  7月26日,一汽大众奥迪宣布,为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汽车行业的相关调查,将从8月1日起下调原装配件价格。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事实却并非如此。
  8月11日,记者来到济南市东部一奥迪4S店,售后人员对记者说,“反垄断的事也听说了,备件价格下调也是事实,但下调的都是大件总成,例如发动机、变速箱等大件的备件价格。”
  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日常的维修保养中,更换发动机、变速箱等大件的情况寥寥无几,而空气滤芯、机油、火花塞、机油滤芯、刹车片等易损易耗件才是配件中的大头。
  当天记者采访了多位车主,都表示知道国家正在对奥迪等车企进行反垄断调查,但目前他们在保养和维修过程中,费用依然居高不下。记者从一位车主手中看到这样一份单据,一个机油滤清器的价格报价就达135.2元;而这位车主是作了最为简单的保养,即更换机油滤芯、空气滤芯和机油,加上工时费,一共达1300多元。这位车主说:“目前我还没感觉得到什么好处,就看下一步反垄断调查的程度有多深了。”
  而上述4S店售后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卖车都不挣钱,都是靠售后保养,虽然大家都说贵,而且现在也处于反垄断调查中,但我们也没办法,价位都是厂家统一定的。”

3
反垄断尚未触及 厂商根本利益
  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汽车消费者在整个汽车消费环节处于最为弱势的地位,在国内车辆价格、售后服务价格、零部件价格甚至车辆在4S店的检测数据都不透明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获得一个公平的交易环境,这也让部分厂家、经销商有恃无恐,目前针对国内汽车消费领域的反垄断措施也仅仅是一些初步的调查,尚没有触及厂商、经销商的根本利益,消费者也难以真正获得实惠和利益。
  山东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张志元认为,奔驰、奥迪、克莱斯勒等高端品牌汽车的销售渠道有限,价格也是少数人控制的,加上国内对高端品牌的需求旺盛,市场销售比较好,给价格垄断提供了形成的土壤。
  张志元认为,目前对国内自主品牌缺乏顶层设计,政府部门倾向大批采购进口车,这对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现在高端品牌汽车反垄断和保护民族汽车品牌是有关联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曾说,“中国品牌汽车到了危急的时刻”。市场进入平稳期,海外、合资品牌更多介入中低端市场,与自主品牌“短兵相接”,自主品牌过往依靠低价形成的性价比优势难以为继。自主品牌销售稳步增长的“黄金十年”已然过去。
  在张志元看来,今后国内的高端品牌汽车个人消费居多,公务消费将逐渐减少。自主品牌汽车需要时间和政策环境营造成长空间,今后也应给予更多有力的扶持。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