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彩而出,这一场艺术的私语
“境识本然·杨卉茹水墨艺术展”烟台美术博物馆开展
2014年08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画展现场,许多市民在作品前静静地品味。 本报记者 陈莹 摄
    走近展览背后 
  本报记者 陈莹

  19日上午10点,由烟台市广文新局主办,烟台美术博物馆承办的“境识本然·杨卉茹水墨艺术展”在烟台美术博物馆展厅开展。佛教、梅花鹿、荷花及人物等多种题材经杨卉茹的画笔留存纸上,相映成趣。其中,半坡时期就产生的岩彩画亮相画展,引来众多市民围观。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2日。

现场: 岩彩画第一次 “现身”美博展厅
  “境识本然”的开幕仪式之后,一场关于杨卉茹作品的研讨会随即在现场召开。无论会场内外,杨卉茹带来的四幅岩彩画都屡受大家的提及。
  “第一次看到,感觉是既新颖又熟悉。”在美博展厅的第一展出区,市民牛先生站在西侧,即岩彩画前久久不肯离去。
  以岩石矿物研磨为粉,以胶调和后绘制而成的岩彩画,可追溯至半坡原始古朴的彩陶,马王堆墓里色彩浓郁的帛画和漆画,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
  区别于中国水墨、工笔重彩和西洋油画的岩彩画,是东方色彩绘画的一种。然而,随着文人画、水墨画的兴起,岩彩画成为民族的边缘画种。
  近些年来,岩彩画作品在全国性大展中频频入选并获奖,引起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烟台美术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这也是岩彩画作品,第一次“现身”美博展厅。

创作: 用画笔来写日记 表达心情
  除了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办公室调研员的身分之外,杨卉茹还有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理事等一系列艺术的身份。
  谈及艺术的坚持,杨卉茹说,自己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交叉,不时地转换着角色。“一个是我的工作阵地,一个是我的艺术小天地。”
  杨卉茹坦言,绘画对她来说就像是用画笔来写日记,表达心情。公职在身,从事着与艺术截然不同的事业,时刻要用公职人员的标准约束自己。而在画室时,自己就如同奔波劳作后的水手,回到温馨恬静的港湾,享受着轻松自在的时光,挥洒着自己的天性。
  杨卉茹部分作品 烟台美术博物馆供图
作品: 以梅花鹿为题材 的作品受关注
  曾多次受邀来烟台参加画展的杨卉茹,此次是第一次来烟台开画展。在此次展览中,杨卉茹作品创作的时间跨度颇大,颇为引人注目的是以梅花鹿为题材创作的作品。
  “画梅花鹿,很偶然。那是在2002年,我的一个朋友的鹿场要关闭,临关闭前他叫我过去一趟。”那次,杨卉茹拍了几张梅花鹿的近照,因为近距离拍摄,她与梅花鹿有了几次对视,它的警觉、机敏给杨卉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到家后,杨卉茹经常会翻看这些照片,终于有一天,有了要将它们留在画纸上的冲动。“最初只画了四张,都是传统的。后来对它的情结越来越放不下,又重新将题材找出来画起来。”
  在作品展中,佛教题材的作品也占了不小的比例,杨卉茹表示,作为中国人来讲,国学、宗教学是一个很基础的艺术内容。“修行不是信什么,信也不是要迷信,它是做人的一个很基本的内容。”杨卉茹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