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滨海游多了“洋面孔”
2014年08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19日讯(通讯员 杨大杰 王爱婧) “这里不光有俄罗斯稀有的海水、阳光、沙滩,还有森林氧吧、温泉疗养,母爱文化、佛教文化也对我很有吸引力。”8月6日,在乳山滨海新区度假的俄罗斯游客安德鲁通过翻译告诉记者。 
  安德罗已经是乳山滨海新区的“熟客”了,从2010年开始,每年七八月份,他都会带家人来位于乳山滨海新区的大乳山景区度假,每次都待上两周时间。“景区特意针对我们的饮食口味,制作了俄式风味菜系,还邀请了俄罗斯舞蹈队来表演,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趣。”安德鲁说。 
  随着旅游市场国际化,乳山的海外游客数量日益攀升,特别是夏季,集中银滩、大乳山、多福山等乳山最优质滨海旅游资源的滨海新区格外受游客青睐,仅大乳山景区每年夏天接待的俄罗斯游客就达6000余人次。 
  以往,来乳山滨海新区的游客多是常规的青烟威沿海“串线”,以大海、沙滩等自然风光为卖点,休闲含量不足,难以吸引海外游客驻足。近年来,滨海新区紧抓旅游市场国际化的机遇,凭借“中国最美海岸线”的资源优势,深耕滨海游,打造了滨海休闲、文化休闲、康体养生等系列旅游产品,并有针对性地走出去,拓展韩国、俄罗斯等海外市场,让外国游客“恋上”乳山滨海游。 
  从提升休闲游品质着手,乳山滨海新区开发了沙滩娱乐、海上观光、垂钓等系列旅游产品,并推出以渔夫体验游、海上牧场养殖游、自主烹饪、篝火联欢为主要内容的自助体验式渔家乐,让国外游客能走过来、留下来。
  大乳山旅游度假区还策划了东方欢乐节,举办以沙滩音乐歌舞晚会、篝火晚会和沙滩面具舞会为主的沙海音乐季,聘请俄罗斯现代舞表演队、大学生摇滚乐队等参与演出,增强了滨海休闲游的吸引力。
  秉承错位发展的理念,乳山滨海新区在单纯的滨海游中引入以医疗养生为主的特色康体养生旅游线路。在主要景区,或与周边景区联手,开发食疗、针灸、药浴、按摩保健、中医药养生、道教养生、佛家养生等项目,借助“中国生态养生旅游目的地”百佳提名优势,打造国际养生旅游文化“新地标”。多福山国际养生旅游度假区依托茂密森林植被、负氧离子含量高的优势,结合山地景观和特色地形地貌,建设供休闲、娱乐的森林木屋,打造森林纯氧运动为主的养生休闲区。
  乳山滨海新区还以“美在韩国、养在乳山”为着力点,深度策划包装以医疗养生为特色的美容旅游线路,打造与韩国美容外科手术相对应的术后康复、中医护肤、食疗护肤等旅游套餐,延伸开发专项肺部功能康复等养生旅游产品。 
  与此同时,乳山滨海新区将文化元素注入滨海游中,打造特色文化景区,吸引外国游客体验中国文化。该区将规划建设中韩海洋文化之旅文化服务平台,以塔岛湾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为载体,全力打造塔岛湾海洋文化体验区,重点建设海洋博物馆、海珍品养殖体验基地等项目,与济州岛联合推出“中韩海洋文化体验之旅”。
  大乳山景区将母爱文化移植到景区建设中,建设了女娲造人、岳母刺字等博大母爱雕塑景观群,以及意味深远的母爱“润”字景观;福如东海景区打造“福”文化,规划建设福星雕塑,以“康”“乐”为主题,规划建设游艇码头、水上运动项目基地,丰富旅游内涵。
  精耕细作国际市场迎来丰厚回报。据统计,每年乳山滨海新区可接待来自俄罗斯、韩国等地的外国游客突破5万人次,并连续几年保持15%的高速度增长态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