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俗无底线 需要来批判
2014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莹           

  被称作暑期业界良心的《绣春刀》票房不到4000万,而口碑很烂的韩寒电影《后会无期》则超过6亿,娱乐圈陷入恶俗市场的怪圈。日前,清华大学教授肖鹰的一篇文章《“天才韩寒”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毫无预警地突然抛出《“天才韩寒”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从标题上看就吓了人一跳,读来更是血脉贲张。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痛快的文章了!肖鹰的文章引起广泛争议,有人说,这是肖教授的自我炒作,更有人将它上纲上线为文革之风的卷土重来!我并不认可!文章虽然犀利,但都切中要害,更敲响了当下文艺圈恶俗无底线的警钟!
  可以说,至今年暑期影市《后会无期》票房飙高,市场低俗娱乐炒作达到极致。正像韩寒的主要包装商和长期投资商、《后会无期》出品方之一路金波宣称的,“韩寒就是拍成一坨翔(网络语意为‘屎’),我们也赔不了。”你把观众当什么?吃“翔”的傻帽?这是多么赤裸裸的挑战,如此挑战大众的底线,是什么让他这么肆无忌惮?
  韩寒的人气有目共睹,微博粉丝4千万,发个标点符号都能惹回数万点赞。如果说成名之初“天才少年”的“三重门”掳获第一拨粉丝,那么随后一系列的推波助澜就让人心生疑虑:青年才俊为何渐渐走向娱乐炒作?从拍摄《后会无期》开始,韩寒就频频发表女儿的照片,成为众多网友的“国民岳父”,这和他意见领袖、文化公知的形象格格不入,韩寒已然把人们的视线从写作引向另外的领域。这些年,韩寒似乎无心创作,当赛车手,拍电影,话题不断。当郭敬明在一部部地出版小说时,我们看到的是韩寒勉强凑齐的博文集,仅从这一点看,韩寒的“天才”“作家”身份就需要质疑。
  说肖鹰教授自我炒作,我倒是觉得他很有勇气!韩粉真的很要命,我在自己的博客上谈到对韩寒电影的看法,因为文章是写给本报的专栏,措辞足够委婉含蓄,不料竟有韩粉在我女儿的博客下留言大骂,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找到的,但足见这些粉丝的狗急跳墙和素质低劣!
  能不急吗?一个包装出来的英雄,背后有多少利益集团在分红!这些年,韩寒被利益集团紧紧包裹,不断制造着一个虚妄的神话:7门文化课不及格的高一辍学生韩寒称“我不读文学史,我就是文学史”,这个狂妄的天才每每出现在公众面前都会让人失望。从作家转型为导演,文章中口吐珠玑的妄人韩寒,公开场合竟然变得唯唯诺诺,如肖鹰在文章中所说:“已年届30岁的作家韩寒,缺少合格高中毕业生应备的文史知识,缺少一个当代成熟青年应有的语言表达能力。”韩寒外衣渐渐被撕破,真身终将显现,肖鹰教授只不过作为文化人,实在看不下去而加了一把撕扯的力度。
  诚然,批判需要客观公正,需要尊重人格,但在这样一个以恶俗炒作来圈地牟利,且肆无忌惮、丧心病狂到让观众吃“翔”的状态下,不妨来点利器,肖鹰教授恰恰做到了这一点。我点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