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从东平到曲阜
2014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大军
  从东平县州城镇到曲阜师范学校大约80公里,如今顶多两小时车程,可当年十几岁的万里,那时的名字是万明礼,每次却要走上差不多两天。
  自1933年考上曲阜师范学校,万明礼每年至少要沿着这条路走上两个来回。每次离校返家,或者是离家返校,万明礼和他的同学们都是搭伙结伴一起步行。放假了,同学们约好一起动身,早到家的同学一个接一个先后跟大家道别分手,离学校越远,剩下的人越少,家离学校最远的同学,只能独自走完最后一段路程。
  到了快开学的日子,则是另一番景象,离学校最远的那位同学一个人最早上路,按照约定来到第二个同学家,两个人一起顺路去找第三个、第四个,离学校越近,聚集的人越多,等到走进学校的时候,已经是一支小小的学生团队了。
  尚未弱冠,正是年少轻狂时,走在半天不见人影的路上,置身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没了老师家长的管束,就像出了樊笼的小鸟。
  万明礼1916年12月1日出生,是这群学生中年龄最小的,固执倔强有主见,敢笑敢怒不怕事。可这会儿却跟嬉笑喧闹的同学完全不搭腔,手里捧着书,眼睛盯着书,安安静静地读着,规规矩矩地走着,像极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模样。
  万明礼酷爱读书,酷爱读好书,正是为了这个,他在1933年夏天第一次走过这条路,来到孔孟之乡,以优异的成绩从一万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有趣的是,当年万明礼同时收到了曲阜师范学校和济南师范学校的两份录取通知书,他和他的家人不得不面临一个幸福的烦恼:是到圣城曲阜,还是去泉城济南?经过全家上下再三权衡,最后决定与曲阜师范学校结缘。
  1933年秋天的一个早晨,身为曲阜师范学校新生的万明礼,告别了家人,迈着轻快的脚步走上这条路。有个叫张传禹的学兄与万明礼一路同行,如数家珍般讲解曲阜师范学校的历史典故:全国唯一设在县城的师范学校;校长范明枢“兼容并包”的治学理念;震惊全国的《子见南子》案件;九一八事变后卧轨请愿抗日。
  听着,憧憬着,遐想着,万明礼的脚步越来越快,他趟过泗河,走过孔林,走进古色古香的曲阜城,终于来到了与孔庙一墙之隔的学校。
  1935年冬天的一个早晨,万明礼等进步学生响应北平“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号召全校学生罢课,举行抗日救亡游行示威。特务校长杨书田为首的学校当局为了阻挠和破坏学生的爱国行动,以省教育厅的名义宣布提前放假,指使警察逼迫学生立即离校。
  万明礼面对警察的木棍和皮带,满怀着屈辱和愤懑走上这条路,他懊悔自己太年轻,思想太简单,对杨书田的阴险狡诈缺乏足够的警惕。走着,愤怒着,思索着,万明礼忽然想起藏在被褥里的《罢课宣言》传单,马上取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向过路的行人散发。他相信,这一张张传单,就像一滴滴泉水,终会汇聚成抗日救亡的滔天巨浪。
  1936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万明礼最后一次走上这条路,他原本是要按照教学大纲,在学校读完第六学期,顺利地拿到毕业文凭,然后按照家人的愿望,回到家乡当一名小学教师,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可是,命运却从此把他带上了另外一条新路。根据省教育厅的指令,全省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男生到济宁、女生到邹平,参加著名社会教育家梁漱溟主持的乡村建设运动教育训练。就在受训期间,万明礼经东平县最早的共产党员董临仪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一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新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