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坦忙建仿古社稷坛
顶层用五色石材铺装,预计9月底前建成开放
2014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仿古社稷坛效果图。 本报记者 蒋龙龙 翻拍
  正在施工中的仿古社稷坛已现雏形。 本报记者 蒋龙龙 摄
     本报8月20日讯(记者 蒋龙龙) 20日,记者从天桥区园林局获悉,天桥区在经一路北坦路北街头绿地修建“梦启园”,将建设“坛”、“亭”、“路”及绿化等元素融合的景观节点,最大的亮点是根据北坦地名来源,打造一处仿古社稷坛。
  20日,记者来到经一路北坦路街头,“梦启园”正在施工。在北坦路西侧记者看到,一处凉亭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工人正在对仿古坛施工,坛共分为三级,由石头垒砌而成。
  据现场的施工牌介绍,该工程占地1000平方米,由亭、坛、园路及绿化改造等组成。园亭设计采用仿古设计,高度为7米。坛采用仿古石坛,直径为21米,由三层组成,下两层为仿古青石铺装,顶层为五种颜色的石材铺装,寓意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据施工方姜经理介绍,工程自今年6月20日开始入场,7月初开始施工,初步预计9月底前完工并向市民开放。亭子和坛的主体建筑目前已差不多完工,将进行绿化提升和装饰工作。
  为什么在此处建设仿古坛?据天桥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明代曾在北坦处设立一处社稷坛,专祀五谷之神。设立仿古的社稷坛可以进一步挖掘天桥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不断提升明湖西、北路的绿化景观效果,形成一组统一的景观节点,追忆过去济南百姓“祭五谷”的场景,寓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据天桥区北坦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相关人士考证,明朝洪武年间,“祠城隍神历山之上,筑风云雷雨神坛于城南,社稷坛于城西,各及五十楹。”那时的社稷坛的规模应该很大,“五十楹就相当于50间房子。”
  现在北坦街道工作人员正在搜罗北坦街道的相关历史资料,初步设想在这个小型公园内设置北坦街道的人文历史介绍,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北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