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了4000余幅名家楹联作品
传统与现代为了艺术走到一起
2014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京博新闻笔记
4
  策划:韩延璟 孙朝阳 刘铭
执行:周康飞 李运恒
采写:周康飞 孙菲 王璐琪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了4000余幅名家楹联作品,与原生之爱的概念展厅形成古代与现代的契合,楹联馆收藏文物珍宝,原生之爱传承传统民艺,它们的建成都源自一个简单的想法: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楹联百幅
 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由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成立。”工作人员介绍,将来拟规划建设十二座主题鲜明的博物馆,旨在建成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博物馆群。
  每一件藏品都不是基于个人爱好和利益驱动所收藏,而是基于董事长马韵升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在京博有能力的时候收藏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滨州、博兴的孩子从小就能够看到和认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并受之影响和熏陶。而且,京博文化艺术博物馆是滨州第一家由省文物局批复成立民办博物馆。
  回望博物馆展厅,眼前的楹联作品倍感亲切。工作人员指着镇馆之宝——《元夕与妇饮》说:“这是元代杨维桢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它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杨维桢存世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中国书法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截至目前,楹联馆藏已达到4000余幅,包含了明代、清代、近现代的帝王、重臣、书画篆刻家、历史名人、政治家、著名书家、状元七个系列的精品力作,藏品品类、质量、数量已达国内一流的收藏水平。
 原生之爱
 现代艺术源于生活

  在原生之爱概念厅,一张由白绳结成的大网将馆内包围,网面立体交错,馆外用鱼线串起棉花桃做成的织布梭子状,象征中国的传统布艺文化,这是通过对传统民艺的梳理和转译并与当代空间设计语言搭接,演绎手工布艺从棉花到引绪成纱再到织造成布的过程,进而思考传统民艺发展的方向,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传承与衍生。
  同时,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元素都被设计师提取出来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原生之爱的第二部分——“泰丰汇”的创意产品体验厅,展览着纯棉布制作的衣服、蓝印花布制成的懒人沙发、雕花纸质屏风等这些实用品,这是从生活的缘起开始讲述棉花、线、布、衣服以及更多即艺术又具有时代感的文创产品的演变过程,重新赋予传统手工艺以时代性和生命力,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手工艺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下去,以文创为手段,以产业为平台,让中国的传统手艺重新绽放光芒、让传统手艺人活出尊严。
  创建博物馆的想法是简单朴素的,通过京博人的共同努力,使这个想法落地生根。博物馆不仅保护了一些流于世间的文化遗产,还打造了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那些老艺人对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的无奈,也能在文化作品收藏和传统手工艺再造中重拾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