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3年,莱芜的城镇化率居全省第七位
到2020年,七成莱芜人进城
2014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8月20日讯(记者 程凌润) 19日,莱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张绪忠做客莱芜市政务网在线访谈,介绍了全市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情况,截至2013年,莱芜的城镇化率达到55.18%,位居全省第7位。
  “我市的城镇化伴随着工业化发展,逐步实现了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张绪忠介绍,截至2013年,莱芜市的城镇化率达到55.1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7位。同时,莱芜市委、市政府于6月27日印发了《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提出莱芜市新型城镇化发展以建设省会副中心为总目标,到2020年,全面构建起以莱城城区和口镇北部新城为核心,钢城城区、雪野旅游新城为支撑,特色小城镇为基础,农村新型社区为单元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努力实现3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
  在加快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莱芜积极实施“456”工程,即4个片区改造、5条水系治理、6条道路建设共15项工程。4个片区改造,包括玉龙湖片区、城市综合体片区、嬴牟西大街北片区和大汶河片区改造工程;5条水系治理,包括大汶河、孝义河、红土河、莲河、嘶马河治理工程;6条道路建设,包括胜利路、汶源西大街、嬴牟大街、凤凰路北延、汇河大道东延和南外环。
  “现在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镇区人口30万人。”张绪忠介绍,莱芜市把农村新社区建设作为促进人口集聚的有效举措,按照“四通(通气、通暖、通客车、通网络)、四化(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配套(建设10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商贸市场等经营性服务设施、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集中供热供气设施)”的标准全面进行配套建设。
  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方面,近三年来,莱芜市已完成300多个村的整治任务,共硬化道路74万平方米,绿化45万平方米,改厨改厕11000户,安装路灯6000余盏,河道沟渠疏浚3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近3亿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