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集团新三板挂牌“开市”
生物质石墨烯问世或催生万亿级产业
2014年08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日,济南圣泉集团在北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敲钟“开市”。当天,新三板挂牌企业圣泉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生物质石墨烯新技术取得重大成功,年产150吨生物质石墨烯的试生产线预计10月试生产。

文/片 本报记者 邢振宇              
中试生产线预计十月份生产
  在生物质石墨烯新技术发布会上,圣泉集团董事长唐一林表示,公司将首先把这一产品应用于酚醛树脂及下游产品刹车片和砂轮、轨道交通高端复合材料轻芯钢等产品上。
  由圣泉集团和黑龙江大学长江学者团队联合研发的“基团配位组装法”工艺制备生物质石墨烯宣告成功,同时,年产150吨生物质石墨烯的中试生产线预计十月份试生产,而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00吨的全球首个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石墨烯工业化项目也正在立项申报中。
  “随着石墨烯应用领域相关工艺的逐步成熟完善,手机屏幕任意弯曲、电动汽车瞬间充电、电脑屏幕透明薄如白纸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将变成现实,有望催生出一个万亿级产业。”圣泉集团生物质炭材料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黑龙江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付宏刚如此评价这项技术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唐一林透露,圣泉集团目前正全面整合研究资源和研究项目,已申报石墨烯相关专利30项,专利布局正在加紧进行之中。在此基础上,圣泉集团规划设计了全球首个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石墨烯的工业化项目,生物质制备石墨烯优势更加明显,生物质原材料十分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境污染小、能耗低、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产品分散性能更好且更易储存,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项目。
改善产品性能,打破石墨烯曲高和寡状态
  据了解,由于石墨烯领域的专利技术大部分还停留在科研阶段,制备普遍成本过高,很难实现工业化商业生产,市场价格在200元/克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墨烯的大规模广泛使用。
  其作为原料的农作物秸秆的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和进入工业化生产状态后的充分量产,利器在手的圣泉集团从此可以以足够的底气,从容地重新架构企业的竞争优势。
  “中国生产的砂轮,在国外市场上只卖到其他国家同类产品1/5的价格。如果能够通过石墨烯提高性能,哪怕咱和人家同样价格出售,那我们的效益也将非常可观了。”唐一林有意从改善公司当下的产品性能入手,打破石墨烯目前这种曲高和寡的市场状态,而接下来,他们给予市场的将是一个石破天惊式的震撼。“2000吨的年产量,我们将自用1000吨,剩下的有意以1元/克的价格供应市场。”
  如此低廉的价格,将使石墨烯轻松突破市场瓶颈,给市场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一方面,圣泉石墨烯科技研发的示范性作用对于圣泉企业效益提升效果明显,圣泉5000多家客户企业也将因此受益匪浅;另一方面,随着其在更多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引发一场新的材料革命,对于改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低质低的落后状态,提升中国产品的国际品牌形象,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强国梦影响深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