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
奥巴马的中国战略注定失败
2014年08月2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奥巴马的对华政策是逐步构建对华遏制政策的架构,同时又坚决否认它在推行这种政策。一个需要美国领导人正视的现实是,美国当前战略不仅自相矛盾,而且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鉴于亚太地区日渐形成的新战略局面,未来美国将不得不采取一种更明确一致的政策。这就要求它在三个严峻的选项中作出选择。
  采取明显的遏制政策:这等于承认华盛顿多年来一直在非正式推行的政策,并予以加强。如果美国成功赢得日韩澳越等重要地缘政治角色的支持,那么公然采取遏制政策就很有可能成功抑制中国几十年。本质上讲,华盛顿将复制冷战时期成功对付苏联的策略。当时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美苏经济联系微乎其微。然而,美中双边联系则大不一样。中国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而且持有约1.3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明目张胆地实行遏制政策会危及这种关系。
  接受中国在东亚的卓越地位:从理论上说也可以是华盛顿的一种选择,但即便含蓄地承认中国的地区优势地位也会招致关于“绥靖”的指责。这种模式如同19世纪末英国承认美国在西半球占主导地位一样。英国当时的让步后来被证明是成功的。它不仅结束了英美持续100多年的摩擦,还为两国后来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结盟奠定了基础。美国如果承认中国在东亚的地位,或许也会带来类似的好处。
  美国不干涉该地区均势发展:这要求美国认识到在二战后拥有的战略和经济优势地位至少在过去25年里日渐衰退。不仅是中国崛起,其他东亚国家的日益繁荣强大也使美国的优势大大减弱。逐渐放弃这种地位,鼓励地区其他国家在抗衡中国方面变得更加强硬或许更明智。
  然而,有一点越来越显而易见。明确的政策选择即便很痛苦也必须要作出。随着中国实力增强,华盛顿继续推行现有政策将变得越来越难。“遏制加接触”终究是短暂的规避而非连贯一致的政策,这种政策时日不多了。
  点评:目前来看,美国的领导人还没正视现实,仍然抱着“再平衡”这支长矛在东亚四处挥舞,但嘴上喊着欢迎中国崛起。三个严峻选项中,彻底搞遏制显然不符合中美关系,相信华盛顿也心知肚明,这也是为何其目前推行“遏制加接触”的原因;让美国彻底放手不干涉更不现实,亚太地区的各类盟友还没达到美国在欧洲那些盟友的程度。如此来看,接受中国的新地位更为现实,毕竟英国已经尝到当年采取这一策略的甜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