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农信社:
搭桥牵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2014年08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听闻“泽众农场合作社”的立体种植模式又获得了大丰收,笔者跟随着客户经理到现场进行了实地考察。
  汽车在高温中奔波30余公里,抵达化楼镇谭家村——“泽众农场合作社”的大本营。走进合作社区域,路两旁满是绿油油的小树,给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丝凉爽的气息,从客户经理口中得知,这正是泽众农场的主要创收林木品种——美国绿柳。“快来屋里凉快凉快,等你们好久了。”刚下车,一个身材健壮的汉子迎了出来,他正是乐陵当地最大农场的“掌门人”谭文静。
  走进农场办公室,简陋的几张桌子、几个满是档案盒的档案橱便是全部家当,从交谈中我们才知道,这三个人管理着2000多亩土地,这些土地正是确权后流转过来的。2013年,乐陵联社开始试点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抵押贷款后,该农场便利用先期流转的300亩土地办理了该项贷款60万元,用于购进苗木,解决了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到田里看看吧,我们的种植项目主要是绿柳和金银花,今年插芊的法桐基本全部成活了,不出两年,又是一片‘摇钱树’啊。”知道我们的来意后,老谭笑呵呵的把我们带出了办公室,“我们目前主要是做立体种植,充分利用林木间的空地,一举两得。绿柳分植以后,林间空地可套种两季,种一季大蒜、种一季芥菜,仅这两项每亩地年收入就在3000元以上,承包费、管理费、化肥农药费用就全出来了,反而苗木成了副业。”虽然在当地农场这种形式还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但老谭说起来却头头是道。
  “我们农场目前已经成功流转了2000多亩地,目前已栽种竹柳300多亩,当年种,第二年就能收益。”老谭指着一株株笔直的小树和我们讲着他的致富经,“育好苗长到小指粗就可以分植,当年可以长到大拇指粗,一株能卖5到10块钱。我们的农场由自己一家人管理,忙得时候就从村里雇人干活,按天发工资,种植的都是便于管理的作物,比种植粮食省心得多、收益大,关键是掌握好技术。”
  当前,家庭农场在乐陵当地还只是个例,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将成为规模化种养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加强以合作社为代表的规模化农业支持力度,乐陵联社将进一步在已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基础上,设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专营机构”、“土地承包经营收益权抵押贷款专营机构”各两个网点,与农民住房贷款一起,形成了“新农村建设贷款”体系。
  随着当地“两区同建”工作的开展,以农村社区建设、农业产业园区为代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再次提速,乐陵联社将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形势规模化农业的支持力度,持续满足当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信贷需求,确保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的持续发挥,真正做当地老百姓自己的银行。 
      (杨希军 郑海波)
  “多亏了信用社给俺办理了8万元贷款,俺的家庭农场才发展这么快。”香飘万里农场主李汉奎高兴地说。
  近年来,庆云农信社高度重视信贷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积极与农业局、畜牧局等相关部门对接,随时掌握县域范围内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信息,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拉网式上门服务,及时了解现代农业主信贷及支付结算服务需求。同时,该社积极推动业务创新,为现代农业量身打造了大型农机按揭贷款等信贷业务品种。充分发挥信息分享桥梁纽带作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将中澳集团、鲁丰科技、颐园农机等农业龙头企业与现代农业主进行对接,实现了多方共赢。 (吴恩峰 周赞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