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价起起伏伏姜农分批卖出
2014年09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頔 李涛    
  5元/斤、8元/斤……15元/斤,从今年年初以来,生姜零售价节节攀升,与此同时,种姜、洗姜、贩姜等产业链上的从业者,面对高企的姜价,也在趁势抛售和看涨惜售的两种心态中摇摆。
看着价格高
提前收鲜姜

  望着窗外飘落的雨丝,潍坊安丘市凌河镇的生姜种植户王运先眉头舒展了不少。“种姜需要水呀,这场雨来得正是时候,希望今年的产量能比去年多一些。”王运先种了十几年的生姜,以往在露天田地里种姜时,亩产能有六七千斤,前几年他在4亩田地上建起了3个大棚,在管理上也更加精细了,每亩地的生姜产量也提高到一万斤。
  “8月底的时候,我看着收购价格已经不低了,于是提前收了一个大棚的鲜姜,一出手就卖了5万块钱。”王运先说,当时的收购价是4.8元/斤,而去年同期差不多规格的大棚姜收购价才1.85元/斤。“其实现在鲜姜还处在生长期,要等到10月份才是最出产量的时候,不过那时候的姜价可就不好说了。”
  面对这么多年来姜价的起起伏伏,王运先已经习惯了分批次出售生姜。到了10月份的生姜收获期时,王运先会把剩下两个大棚里的姜都从地里刨出来。如果价格合适,会卖掉一部分鲜姜,其余的则储存在自家的姜窖之中。因为经过储存之后颜色发黄,这种前一年的存姜上市时也被称为黄姜。
卖姜就像炒股
价高不舍得卖了

  “想想2012年地头鲜姜的收购价才5毛钱一斤,要是能存到现在卖,这价格能差上十几倍呀。”王运先回忆,2011、2012年都是风调雨顺,生姜产量也一直往上走,但姜总归只是调味品,全国的市场需求就这么大,于是姜价就一个劲地跌,5毛一斤的收购价连本都赚不回来。
  “虽然从以往的情况来看,三四年姜价就会有一个周期变动,但看着姜价往上走,不少人还是下不了卖的决心。但是明年的姜价,谁又能说的准呢,现在惜售的人,也是有种赌一把的心态。”王运先认为,这种心态就像炒股一样。
囤姜操纵价格
不太可能

  “去年这个时候每天能收10吨生姜,今年也就能收5吨。”潍坊安丘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是省内较大的生姜交易市场,湖南人李强是一位在这里常驻的经销商,李强坦言,今年生姜的供应量明显减少,除了和去年的减产有关之外,姜农看涨惜售的心态也算是一个原因。“我们现在下乡收姜的时候,价格稍压低一点,姜农就不愿出手了。”
  对于民间流传的外来资本囤姜操纵市场价格一事,李强认为,这种情况在安丘基本不会存在。“我听说过有外地人在安丘修建冷库存姜的事,这里的产能确实很大,看准了行情应该能赚上一笔,但对市场价格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我们80%的姜还是从姜农手里直接收来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