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孙子照顾无血缘奶奶20年
长清居民潘立春把97岁的瘫痪老人张兰芝当作“家里的宝”
2014年09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已经97岁高龄的张兰芝虽然半身瘫痪,但在潘立春的照顾下,精神矍铄。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李娜    
  穿过济南长清区老城东关大街,一个老旧的院子里,一位神态安详的老奶奶正坐在轮椅上悠闲地看着电视。见到有人进门,她高兴地打起了招呼。已经97岁高龄的张兰芝老人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让人难以相信的是,老人已经半身瘫痪了20年,“我现在活得这么好,多亏了孙子一家人的照顾。”张兰芝说。
为方便照顾,夫妻俩把床架到奶奶床旁边
  张兰芝是烈士遗属,曾经在解放战争中做过地下工作,她的原配丈夫在一次战役中英勇就义。1964年,无儿无女的张兰芝经人介绍又嫁到了潘家。那一年,潘立春只有3岁,虽然两人没有血缘关系,但在他的眼里,张兰芝就是自己的亲奶奶。
  1994年,张兰芝突发脑血栓。为了给老人治病,潘立春辞去了当时的工作,拿出家中的全部积蓄,带着老人四处求医。针灸、推拿、中药、西药,凡是想到的治疗方法都尝试了。张兰芝的病情最终得到了控制,但还是半身瘫痪,无法独自行动。
  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潘立春义无反顾地接过了照顾奶奶的担子。多年来,一家五口人就挤在老房子里,家庭收入全仰仗潘立春每月不多的工资。“这么多年来,俺们两家人一直挤在一个院子里,他们家孩子每次寒暑假回家都没有地方住,只能暂时在外租房子。”和潘立春一个院的邻居说。
  虽然收入微薄,但潘立春将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天早上6点,潘立春和妻子要一起服侍着老人起床、洗漱、大小便、吃饭,然后上班工作。白天的护理则留给妻子刘明香一个人,为了照顾老人,她在家专职伺候,很少外出。张兰芝活动不方便,夫妻俩就在旁边另架一张床,用橱子隔开,晚上听到老人有动静,就马上起床给老人倒水、翻身。“20年了,我们就没有一觉睡到天亮过。”刘明香说。

身教胜过言传,儿女跟他们学会照顾老人
  现在,女儿嫁到了德州,儿子考上了大学,照顾老人的重任全部落到潘立春和妻子的身上。“大小便是个问题,需要两个人帮忙,早上还有老潘一起,他一上班,就得看左邻右舍谁有空闲,搭把手帮一下。”刘明香说。“看着他们一家人这么不容易,俺们能帮就帮点。”邻居们说。
  “小时候奶奶照顾我,现在她不能动弹了,我伺候她是理所当然的。”潘立春告诉记者,即便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家人都把照顾奶奶放在第一位。潘立春的父亲去世后,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夫妻二人的肩上,他们一边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要照顾张兰芝,夫妻俩忙得团团转。即便这样,他们还是把家里打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在潘立春家挂着一幅“二十四孝”图,“知恩图报,孝道长存”八个大字写在上面。夫妻二人孝顺老人的行为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家里的孩子。爱心孝心一代代传递,儿女同样对这位没有血缘关系的老奶奶孝敬有加。“父母是我最好的榜样。”潘立春的儿子潘晓东告诉记者,爸爸常对他说,孝道就是家里的传家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