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呈修:创作需要“不择手段”
2014年09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李呈修先生勇于尝试不同题材的作品、不同样式的表现手法。他的作品风格、表现内容十分丰富,画面从写生中得来,又经过了自己的提炼和升华,带有心灵的印迹,在当今画坛中呈现出独特的风格特征。本报近期将有序推出李呈修绘画作品赏析,敬请关注。
  山东茌平县人,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文联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委,文化部中国书画院艺术顾问,文化部《艺术市场》画院副院长,两岸关系协会书画交流分会理事,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九州出版社美术编审。
  书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及国外书画交流展。国画作品《永生》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获解放军文艺奖,《历史的回声》入选建军六十周年全国美展获解放军特别奖,《塬上春秋》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并评为获奖提名,二十五米长卷《钢城之恋》被北京市宣传部收藏。曾到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韩国,日本,尼泊尔,俄罗斯,希腊等国家举办画展写生及学术交流,部分作品被收藏。曾获俄罗斯文化部授予“为俄中文化交流做出贡献”奖并颁发了奖章。
  无论创作黄土系列、雪域系列、太行系列还是民居系列,深入生活、尊重生活真实,都是李呈修一直坚守的信念。谈起写生,他会用十分形象的语言去形容:“画家就像排球赛中的‘二传手’,生活感动了我,我用作品去感动观众,为什么去写生?写生就是要追求这种感动。”
  许多人都曾被李呈修的作品感动过,这种感动不是被“冲击”,而是被吸引着,慢慢渗透着浓厚的滋味儿。他的笔下没有什么绮丽耀眼的语言,而总是透着一股淡然,就像他的黄土高原系列作品,面对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沉重情感的千沟万壑,李呈修依旧把内心深处的波澜壮阔化作拙朴、深邃、沉厚,用最质朴的语言描绘着沟壑里深藏的沧桑。这种风格可归结于李呈修十分注重生活体验,会幽默得品味生活赋予的一切,他的写生从不会走马观花,而是一心一意将写生过程变为自己的一段经历。李呈修常年奔走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将烟雨缭绕的江南、三峡、黄山,雄浑壮阔的太行、高原、雪域融化于心,溢于笔端。每到一个地方,他会长时间停驻,过上一段真正“接地气儿”的生活。他会与耕地的老农长时间攀谈、互相打趣,也会坐在村民家里,用刚从地里摘下的绿油油的油菜叶涮火锅······
  除了这样的深度,李呈修的视野无疑是宽广的。他十分重视传统,又勇于尝试着不同题材的作品、不同样式的表现手法。李呈修认为,在创作中,“不择手段”非常重要,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达到你最想要的效果,表达你最想说的话,才是最根本的。而绘画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材质、材料、规格都会不断变化,这就要求画家必须有勇气去探索,去突破。
  1986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李呈修前往战区生活了45天,到达过的最前沿阵地,距敌军只有18米。屯兵洞里昏暗的灯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剃着光头的将士,随时呈现的战争气息凝固了空气。他说,曾在早上路过有三个战士的哨所,晚上回来的时候,他们却牺牲了……后来,他把自己的感受转化为《永生》并参加了第七届全国美展,画面上,一排整齐的挎包,三朵洁白的野花,一朵花瓣在凋落,蓝色的吉他耸立画中似在续建新生的乐章。但因绘画材质不同,当时有许多人对这幅画的创作手法产生了争议,不知归为国画还是西画?按照李呈修的说法,艺术创作的方法要为表达诉求服务,需要“不择手段”。不能拘泥在一个画种或一类材质上。
  基于此,李呈修在绘画风格、表现内容上进行了大量探索,他把艺术的触角伸向各个不同的地域,以迥异的风格展示大自然的多彩多姿,从传统笔墨中分解、重构、整合、创造出不同笔墨个性的山水画,兼具东西方艺术的飘逸与灵动,饱满与厚重,且总能不同凡响,创造出自己与自然、生活独具特色的绘画语言。他说,“绘画艺术本身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东西,只要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笔墨语言达到了一定高度,就不怕别人不认识你。”   (东野升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