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志愿者正式送课下乡
舞蹈站姿成为首堂支教课
2014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日,教育志愿者向学员示范舞蹈动作。
  教育志愿者教学员舞蹈基本功。
     “布谷,布谷,在森林里叫,让我们唱吧。”20日清晨,菏泽郓城南城中学教学楼里歌声嘹亮,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齐鲁晚报联合组织的教育志愿者团队来到郓城县南城中学,这是该志愿者团队成立后第一次送课下乡。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周国芳     
从基础教起,不厌其烦做示范 课程都做过针对性设计。
  第一次送课下乡,志愿者们选择了乡村教育的薄弱学科英语、音乐等课程。在声乐教室里,学员跟着老师练发声;舞蹈排练室里,站立姿势成为首个课程;26个英文字母也变身成字母操,老师们在课堂上练起来。为期一天的第一次送课,志愿者和受训教师都收获良多。
  在第一次送课之前,教育志愿者对乡村老师进行了前测,并根据前测结果分层次教学。“前测时,很多老师基础比较薄弱,在词汇量、发音、表达意识上有欠缺。”来自济南市景山小学的英语老师杜祥伟说:“因此在集体备课时会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
  第一次送课效果如何?郓城黄集中心小学的刘丽老师说:“收获很大。以前字母发音不准,通过老师教学,改掉了以前不准的发音,并且老师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我也会推广到我的课堂上去。”
  “老师从基础教起,在音调、重音等不足的地方不厌其烦地示范”,黄堆集中心校韩丽老师说,“以前英语录音听得少,孩子们也都是跟着我们读,在发音上很不足。通过老师纠正,回去给孩子们教课时也会注意。”

为了多教东西,课间也不休息 “站了一天,身体很累心不累。”
  舞蹈教室里不乏中年男老师的身影,志愿者不时俯下身子给学员们调整姿势。在程屯镇中心校教语文兼职音乐的攀兆洲介绍:“学校里的音乐课通常都是放音乐带,让孩子们跟着唱,从来没跳过舞蹈。形体、站姿都是以前没接触过的,以后孩子们的音乐课也会变得更丰富。”
  此次送课,一天共安排了六节课程,学员们根据层次分三批进行。“虽然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课间休息,但是由于学员人数很多,零基础学员占绝大多数,因此为了能多教点东西,课程中间都没休息。”来自肥城市龙山中学的薛建香老师说:“站了一天身体很累但心不累。”
  在声乐班,每个志愿者一批要教七名学员,共有三批学员。“声乐教学与英语、舞蹈不同,需要根据每一名学员的不同特点逐个进行示范。”济南市仲宫镇中心中学的声乐老师孙茂玲说:“一天课唱下来嗓子很累,但看着学员们认真的态度和学习的急切,我中途也就来不及喝口水。”
五旬乡村教师也来学英语 “很多人年龄很大,但那股认真劲让人感动。”
  在授课现场,有很多年龄大的乡村教师,大多数是兼职英语、音乐课程。济南市外海实验学校的韩晶老师说:“在舞蹈课上,有很多泛着白发的教师们在跟着我们从基础学起。很多人年龄很大,但是那股认真的劲儿让我很感动。在跟乡村老师的交流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我和他们共同成长。”
  在薛建香老师的课上,学员们被分为六个英语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要设计组名、小组标语并进行展示。“平时我在课上就是采用比较活泼的形式进行,分小组的形式产生竞争,就会促进大家学习。”薛建香介绍。
  午餐时间,教育志愿者们交流上课的感受经验,大家都提到了乡村老师认真的态度。
薛建香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买了八支笔作为奖励优胜小组的礼物。她说:“一支笔虽然礼物很小,但是作为奖励可以让老师们记得这次经历。我班上有个近五十岁的老师,我觉着这种学到老的精神让我敬佩和感动,所以我也给了他个礼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