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工匠”的风力“印钞机”
53岁的袁维豪发明出一种风力提水机能为企业节省大量开支,当地已有公司“尝鲜”
2014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王永军 

  提到风车,很多人会想到荷兰这个“风车之国”。不过,今天记者要给大家介绍一种莱州版本的风车:一座高11米的塔架上,安装着4轮风叶,只要风叶随风转动,下边的装置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水来。这个名叫风力提水机的风车外形上虽然没有荷兰风车那么美观,但环保经济,给蓄水灌溉带来了福音。
  意想不到的是,实用的风力提水机出自于53岁的莱州“工匠”袁维豪之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精于机械加工的袁维豪将风车研制成功。目前,莱州一家盐业公司看好了它的节能环保,已安装使用。

瞅准莱州风能,研发风力提水机
  18日下午,在原莱州工业缝纫机厂院内的一处老厂房里,记者见到了今年53岁的袁维豪。说起自己发明的这个风力提水机,老袁很是高兴。
  “在农村,给庄稼和果园灌溉很重要。”袁维豪说,发明这个风力提水机,起初就是想更方便地灌溉。以前都是用抽水泵,通过电能实现灌溉,相应的,花费也有点多。
  袁维豪说,莱州临近海滨,风能条件得天独厚,十分充足,一年有270多天都有风。“如果能制作出一种机器,用风能抽水就好了!”去年冬天,老袁萌发了这样的想法。
  老袁一直都是搞机械加工的,18岁就进入当时的莱州市工业缝纫机厂,一干就是20多年。后来虽然下岗了,但机械这块一直没撂下,现在一家机械公司当经理。有了想法后他就开始和工友们琢磨,光草图就画了千余张。今年6月份,图纸绘制成功,8月底,他制作的第一个风力提水机在当地的一家盐业公司安装成功。
盐田第一个“吃螃蟹”,省钱省大发了
  看好了老袁的这款风力提水机,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安装了第一台风力提水机。
  在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记者亲眼看到了风力提水机工作的情况。一座高11米的塔架上,安装着4轮风叶,风叶不停地转着,提水泵把卤水从井内源源不断抽上来。
  制盐是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所以就需要首先抽出卤水来。以前在所有的盐田内,都是通过电泵抽取。该公司副总经理石峰说,原先一个盐田一天需要使用180多度电,现在有了这台机器,只要有风能,除了投入安装成本4.5万元,不再需要其他费用,能节省不少钱。
  记者大致算了一下,工业用电一度在一元左右,一天就能省出180元,一个月就能节省5000多元,风力提水机安装9个月后,这个安装成本就可以节省出来了。
  石峰表示,目前他们正在进行商讨,准备将风力提水机安装到100个盐田中。
生态园也看中了这种节能环保设备
  除了诚源盐化外,当地正在建设中的中昌生态园也看好了它的节能环保,购置的一台风力提水机正在安装中。
  中昌集团田家旅游开发公司综合部部长董强介绍,对生态园来说,灌溉尤为重要。原本公司考虑通过电泵,但一个小时下来,几十度电就没了。除了花费外,这种方式和生态园的定位也不相符。生态园就是想营造一种与自然和谐的氛围,种植果树、茶园、蔬菜等,用风能灌溉既经济又环保,还能形成一处景观。风力提水机就安装在4公里外的磷矿水库,向水库取水,通过管道传输到生态园最高海拔处的蓄水池。
  看到生态园安装的风力提水机,袁维豪说,这其实就是他当时设计的初衷,只要有3、4级风就可以工作,根据风力大小,一个小时可以抽取10到30方水,生态园顶部的蓄水池能容纳1800方水。

  ▲图纸上的无数次修改,让袁维豪把每一个零件都记在心里。 本报记者 吕奇 摄
  ◤在莱州诚源盐化有限公司,袁维豪的第一台风车已开始正常使用。 本报记者 吕奇 摄
专利申请已受理,正在进行审批
  “专利申请在7月份的时候,已经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袁维豪说,7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函受理了这项专利,目前还在等最终的结果。
  袁维豪说,这台机器的安装成本并不是很高,一套不到5万元,一台机器灌溉10亩地一点问题都没有。
  “希望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尝到它的甜头。”袁维豪说,安装后操作十分简单,灌溉很方便。风力提水机不用电,不用油,只用循环可利用的风能,扬程可达百米左右,风力越大,提水量越大,在沿海、盐田、平原等地可以广泛应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