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有乡镇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办公室
村庄垃圾没了还硬化了道路
2014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9月22日上午,在茌平县杜郎口镇鲍庄村,保洁员刘延海与同伴一起逐个将垃圾筒里的垃圾收集到垃圾车上。                             本报记者 张跃峰 摄
     本报记者 张跃峰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开展过程中,茌平有乡镇专门组建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办公室,来负责城乡环卫清扫工作。随着这一工作逐步推进,有的乡村不仅垃圾得到清理,村里的道路还得到硬化、亮化。根据茌平县提供的数字,目前全县已累计硬化镇村道路3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9000余盏。
不少村庄成了生态村
  9月22日上午,在茌平县杜郎口镇鲍庄村,保洁员刘延海与同伴一起逐个将垃圾筒里的垃圾收集到垃圾车上,统一运送到县垃圾处理厂。在他们清理垃圾筒的同时,村里的环卫保洁人员街面清扫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正将收集的垃圾倒进了附近的垃圾筒。随着垃圾清理完毕,这个村民走在硬化、绿化的路面上,周边满是楼房,环境与城区相差无几。 
  不仅是鲍庄村,在茌平县冯屯镇政府南2公里的刘马村,卫生清理已经与城区同步,村里的环境如今也不比城里差。全村去年刚刚搬进新建的楼房,10幢5层住宅楼和60户老年公寓组成现在的新村,村里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家里“水、电、暖、太阳能、天然气”统一配套。
  据介绍,茌平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起步较早,2012年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工作时,就将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杜郎口镇还专门组建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办公室,来专门负责全镇城乡的环卫保洁工作。不仅是杜郎口镇,在茌平不少乡镇也组建了类似机构。
  茌平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城乡一体化实施过程中,以乡镇驻地为突破口,对农村“三大堆”、沟边垃圾等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进行彻底清理。而且在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进中,配套实施了路域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清理砂石料厂20余处,腾空350亩土地全部实现复垦绿化。同时,加强道路的硬化、亮化建设,累计硬化镇村道路3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9000余盏。 
  实施了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按照“因地制宜、能绿则绿、应绿尽绿”的原则,对国省道、县乡道路和进村主要道路进行绿化,并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栽植树木,加大绿化密度,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38.6%。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鼓励群众对现有住房进行清洁修饰,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目前,全县有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省级生态乡镇,14个乡镇(街道)全部被评为市级以上生态乡镇,1/3行政村被评为市级以上生态村。 

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初成 
  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茌平已经累计投资1.15亿元,完善了各类环卫基础设施,“村集、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已初步建立。 
  在“村集”方面,全县加强垃圾收集点设施建设,优化选址布局,按照每100人设置一个垃圾箱,每10个村配备1辆垃圾清运车的标准,共配备垃圾箱8400个,保洁车1202辆。同时,狠抓农村保洁队伍建设,按照每100户居民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齐专职保洁人员2400名,做好日常清理维护。 
  在“镇运”方面,在充分考虑小城镇发展、人口聚集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投资5600万元,建设了五处垃圾转运站,并建立了电子称重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垃圾转运及处理的数字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县处理”方面,投资6000万元,建设了占地100多亩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日处理能力220吨;与山东国环公司签订了垃圾发电厂项目,总投资3.2亿元,日处理垃圾600吨,明年投入使用后,可全面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与此同时,茌平还建立了保障机制,将垃圾转运站用地、建设、运转等费用列入县财政预算,每年拿出270万元用于5个垃圾转运站运行,450万元用于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由乡镇(街道)和村承担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村级保洁员工资等费用,确保正常运转。 
  每年拿出 480万元设立以奖代补资金,对按时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工作任务和规范管理的乡镇(街道)进行资金奖励,对目标任务完成滞后的适度扣发有关资金,奖优罚劣,推进工作开展。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县对乡镇(街道)每月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各乡镇(街道)对所辖村庄(社区)实行一旬一考核,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入站率和环境卫生质量进行检查、督导,作为核拨补助经费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