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银行实用 还应注意安全
本报“金融知识·校园行”首站走进青科大,二百余学生抢座听课
2014年09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农行青岛分行客户经理李君在讲述网络给金融产品带来的变化。
  华夏银行青岛分行产品经理国宏鼓励学生报考银行职位。
  讲座现场,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本报举办的金融知识讲座吸引了不少学生听众。
   文/本报记者 姜宁 李珍梅 片/本报记者 张晓鹏
讲应用 移动金融改变生活
  23日,在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学楼五楼,二百座的会议室里挤满了闻讯赶来的学生,大都来自经济、金融等专业。因为人数太多,不少同学只能站着听课。“听说是金融知识讲座,我们还是挺感兴趣的。”学生吕潇说。
  “假如在手机、钥匙和钱三样东西中,只能选一样带出门,你会选哪一样?”开讲前,农行青岛分行客户经理李君抛出的一个互动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我选择钥匙”“我选择钱”“我选择手机”……学生们纷纷起身发表观点。“刚刚同学们都说出了选择的理由,非常好。下面我开始我今天的讲座内容。讲完后,我再看看选择哪样东西的人最多。”李君说。
  李君给学生作了移动互联网金融产品介绍。根据相关数字,目前中国共有6.32亿网民,其中手机网民为5.27亿。这说明大部分人都在使用手机上网。人们不仅上网娱乐,还通过网络来完成一些业务。购物、网络学习、网上转账。李君说,现在的掌上银行可以实现支付、转账,还可购买基金,理财。生活互联化、消费互联化,一切都变得方便、快捷。
  “大家知道,现在酒店房门都是刷卡进入。今后手机里也可以安装芯片,实现刷卡进入自己的房间。”李君说,这样看来,不久的将来,手机能实现钥匙和钱这两样东西的功能。
说防范 “三道关”保护掌上银行安全
  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移动金融产品,学生们最关注的莫过于其安全性。对此,李君介绍,银行提供了三大安全保障。一是绑定手机号:登录掌上银行,需使用在银行预留的绑定手机号才能登录。二是登录密码设置:掌上银行登录,需校验客户在网点注册时设置的6位数掌上银行登录密码。三是支付密码与动态口令密码双重校验:掌上银行操作转账汇款、购物支付、信息维护等涉及到客户资金与隐私信息的业务时,均需同时校验账户密码与动态口令密码。
  如果有多个手机号码可否同时使用农行掌上银行?目前农行掌上银行支持一个客户绑定最多3个不同的手机号码,可以通过银行网点柜台或者网上银行自助绑定。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化趋势下,手机卡号一旦泄露,也会存在安全隐患。不少学生对个人信息及经济的安全也非常关注。
  李君根据平时接触到的实际案例,给学生们讲述了几点安全须知,介绍了伪基站发短信诈骗、电话诈骗、仿冒网上支付、仿冒快捷支付等典型诈骗案例。
  “咱们的手机号泄露了,也存在安全隐患。”李君说,作案人可复制手机号,在户主接受短信的同时,作案人也能接收到同样的短信。“比如快捷支付,不用密码,只需要手机上接收到的一个动态验证码就可以完成支付。这样就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李君建议,要养成保护个人信息的习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另外,一些不良的网络使用习惯,如所有网站用户名密码设置都相同,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谈招聘 银行高薪只是少数人
  对于银行招聘,华夏银行青岛分行产品经理国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现在的银行工作人员当中,外界传说的高薪只是属于少部分人,大多数银行基层员工工资仍然不高。
  “我们现在的底薪为1200块钱左右,这已经是上浮后的工资,我刚去华夏银行时,基本工资只有800块钱,现在青岛市最低工资保障水平上调后,我们的基本工资也上调到了每月1200块钱,再之后的所有收入都要依靠个人的业绩来完成。”国宏说,她们很多同事,在刚进银行时,都拿了最少几个月,最多几年的800元钱底薪,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虽然底薪不高,但国宏仍然勉励同学们要报考银行职位,因为银行的工作比较锻炼人的社会交往、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而且也能学习到一些金融知识。
  “在今年10月的时候,会有一些商业银行的招聘公告发布,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我们华夏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国宏说,现在的银行考试试题和公务员考试试题的形式类似,都考察行政能力测试方面,面试方面大多是结构化面试,也有部分银行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
学生反馈 听了一堂课,胜读一年书
  本次讲座从下午3点30分开始,还没开讲,就有不少学生前来占座。“早就想听听关于招聘方面的内容,因为大四就要报考银行职位了,心里还是没底。”来自经管学院大三的学生李丽告诉记者,听完这堂课后,感觉比闷着头读一年书要管用很多,她表示以后要多参加本报举办的这类活动。
  活动现场,很多学生对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渴望程度相当高,不少同学提到,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之后,他们对于财富积累方面的专业知识很感兴趣,希望学习更多的知识,最终能像马云一样成功。
  听完李君的讲座,经管学院大二学生李雨菲称“受益匪浅“。她说,所学专业虽然与经济挂钩,但自己的经济安全意识不够强。“现在大学生使用网银、手机银行的也很多。今天听了讲座我们对这些新型金融产品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收获了很多防范金融诈骗的知识。”
  此外,一些同学也对本报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多搞一些类似的金融讲座活动。“还有投资理财方面的活动,我们现在很多人对投资理财,炒股经营方面的认知度比较高。”一位来听讲座的男生说,虽然现在大学生都没有什么钱去炒股,但是早一点去学习这些知识,对以后有很大的帮助。
  今年年初,青岛财富管理中心获批之后,金融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千家万户。23日下午,本报联合农行青岛分行、华夏银行青岛分行,联合举办“金融知识·校园行”大型公益讲座,首站在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举行,因为听讲座的学生太多,很多同学虽然站着但仍然听得津津有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