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住90后员工厕所都装WiFi
2014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绍栋
  不管你愿不愿意,90后已经悄然长大进入职场,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回避90后,在山东的企业圈里,如何管好用好90后也越来越成为老板们费思量的事,笔者只想说几个在省内企业采访时遇到的感触比较深的故事。
  众所周知,山东企业中制造业占据较大比例,其中众多中小企业用工数量较多,而受限于品牌知名度、地理位置,再加上近几年人工成本一路飞涨,招工难几乎成为每家企业都头疼的问题。尤其在一些县城的工业园,企业高度集中。为了能吸引来并留住更多90后年轻人,这些企业老板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
  “每次赶订单时招不到人,这是最烦恼的。”寿光一家塔吊公司老总告诉记者,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塔吊在旺季需要大量工人,但往往出高价也招不来年轻工人。现在每年人力成本上涨15%左右,完全靠企业自己消化。企业一线生产工人工资已到4000-5000元,加上养老保险、生活补助、中午饭、夜班饭免费,平均下来,一个人综合成本七八万。即使这样,企业仍饱受员工短缺之苦。
  回顾多年招工经历,这位老板总结道,对现在90后的人来说,挣钱是第二位的,享受是第一位的。因此,他不得不花大量精力研究90后人群的性格、心理特点。“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一刻也离不开互联网,手机就是第二生命。为此我们在宿舍、食堂甚至厕所都装上了WiFi,效果好了很多。”
  来自威海一家纺织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感受是,90后有时貌似独立性强,其实非常注重圈子文化。与70后、80后按部就班的工作节奏相比,他们追求工作的弹性化和灵活随机的方式。“有一次是夏天,公司订单排得很满,可一上班发现好几个车间的员工都消失了,后来一调查才发现,原来他们在网上‘串联’,一块结伴去云南玩了,只剩我们几个车间领班的‘光杆司令’,这活还怎么干?”
  的确,在某些领域,鲜明的个性可能成就90后;而在企业这样一个讲求团队文化、整体利益的地方,90后特立独行的个性很可能成为不可逾越的障碍。曾有一家橡胶企业老总向记者抱怨,现在的90后员工太难管理了,以前的工人给钱就行,加班什么的都没问题;90后的特点是干活不看钱,看心情!
  连教育培训业界大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也曾感叹:老一代员工受批评会忍受,挨批之后还可以继续工作,“而一些新一代90后员工,可以说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被批评就会翻脸或者干脆直接辞职。”
  “企业”的“企”字,拆开来就是“无人则止”,人才无疑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当前90后已经无可阻挡地呼啸而来,这对企业管理者的智慧形成极大挑战。为此,因为员工坠楼事件饱受“血汗工厂”骂名的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曾说过:“第5跳后,我重新思考,发现90年代的员工要的是更有尊严、更有希望的工作。”这句话,如今或仍可为老板们提供一些警示和思考。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