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八论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
为复兴注入精神动力
2014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参观北师大称,不赞成把古诗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
     “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是2014年9月24日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对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论述。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已经至少八次公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类似态度。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暗流涌动的反传统文化思潮一直延续到“文革”时期。从邓小平到习近平的改革接力之路,也是传统文化的不断回归之路。

  本报记者 寇润涛 李钢                                   
  “去中国化”很悲哀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月24日,习近平站上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发言台,此言一出,会场内外人声沸腾,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也身在其中。
  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孔子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虽然尚属首次,但习近平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表示关切却由来已久。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到山东曲阜孔府考察,专程来到了孔子研究院,杨朝明是当时的见证者。“当时习主席现场饶有兴趣地翻看了我编著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这两本书,并说‘要仔细看看’。”
  到了今年教师节,习近平又旗帜鲜明地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文化缺失带来道德流失
  一年左右时间里,国家最高领导人至少八次公开论述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让研究者们心潮澎湃。其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要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即便是众所周知的“小康”二字,也是来自《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有专家毫不讳言地指出,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就有一股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直到“文革”时期,达到鼎盛,这致使传统文化在大陆出现了一定断层。加之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上许多人出现信仰缺失,造成了社会上不诚信、不和谐的现象增多。
  杨朝明认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新一轮的改革大幕拉开后,传统文化必将受到更大重视。
有扬有弃才能继承
  各大学建国学班、学校诵读儒学经典……“大家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很可喜,但具体该弘扬哪些传统文化,应好好研究。”儒学专家曾振宇举例说。
  习近平也指出,对历史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对于哪些传统文化可以继承,杨朝明以儒学为例介绍,先秦时儒学的代表人物如孔子等强调“正名”,主张“修己安人”和“仁政”“德治”;而汉代以后的儒学适应封建专制制度的需要,逐渐片面强调君权、父权和夫权,儒学慢慢蜕变,呈现了为后人诟病的“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等特征,与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
  好在如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已经达成共识,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文化回归,我们仍在路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