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一代人的《走向未来》丛书——
口袋里的思想闪电
2014年09月2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1984年到1988年,全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组成了《走向未来》编委会,五年间74本书出版,既有国内年轻学者的原创,也有西方现代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这些薄得可以装进口袋的小书,启发了时代最前沿的思考。
时光总会流逝,启蒙仍需传承。为了寻找今后的方向,我们更要依靠思想的力量。正如《走向未来》丛书序言里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思想的闪电,一旦照进人们荒芜的心田,必将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本报记者 高扩 刘德峰
“拒绝”老权威
1985年一个春日,作为校刊的记者,北京大学国政系研究生王文章采访了《走向未来》第二批书目的出版发布会。这套丛书是小开本,可以装进口袋。每本书请中央美院年轻画家戴士和画了颇具视觉冲击力的现代派抽象画做封面。
现在已是北大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的王文章说,“对新思想极度渴求催生了这种短平快的思想引进方式。”
《走向未来》丛书创造了出版奇迹,从1984到1988年,5年时间74本著作问世,最多的一年1987年出版了20本。
《在历史的表象背后》、《激动人心的年代》、《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等共12种书创造了市场奇迹,印数不到三个月就跃至二十几万。萧功秦的《儒家文化的困境》印量也达到了十万册。
经历十年动乱,年轻学者急切地想把新思想介绍进来,为国家进程出力。
在丛书编委会成立时,他们拟定了一个原则,只要中青年,不要50岁以上的,就是为了避免老权威的干扰。
耻于谈钱的编委会
丛书发起人金观涛回忆,“我们对丛书的定位非常明确,这就是启蒙性、思想性的丛书。按照那时的出版体制,这很难实现。”为此,他们建立了一个社外的编委会,并找到了挂靠单位,取得了书籍的终审权。此后,此类具有启蒙意义的丛书在国内迅速成长起来,大多采用这种出版方式。
当时丛书的每位常务编委每月补助30块钱,普通编委和工作人员补助20块钱。尽管出版了这么多的畅销书,但编委会却没直接分享经济效益。
“在那个时代,人们是耻于谈钱的,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在鼓舞着他们。”王文章说。
《走向未来》丛书编委王焱当时在《读书》杂志工作,能够结识很多年轻的作者。见有不错的文稿,他就引荐。“大伙总在开会。会上有人就说,谁谁那里有本书稿,大家一讨论,这可以出啊……”《走向未来》丛书中有一本后来影响相当大,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介绍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韦伯的名著,就是王焱经手出版的。
回到当年没有必要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年,金观涛夫妇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从事学术交流,留居香港。风靡80年代的《走向未来》丛书编委会也于同年解散了。
中国社会进入90年代后,理想开始退却,思想界不可避免受到经济驱动、利益支配的影响,社会思潮开始多元化。丛书编委成员有的走向政坛,有的投身商界,还有的坚守学术高堂。
萧功秦说,这样的结局说明,丛书“作为启蒙者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金观涛曾说,今天的思想界分歧的确非常大,最大的问题是丧失方向感,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全人类的问题。为了寻找今后的方向,我们不仅要恢复思想的力量,更应该在这物质泛滥的时代提倡精神的力量。
王文章则说,1980年代解决的是引进新思想、新方法的问题,现在我们了解得已经不少了,差距已经大大缩小。“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回到当年,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责任,现在需要的是思想的创新、制度的创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