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泼水节》豁开思想的口子
最柔软的艺术浸润最严肃的政治
2014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79年,画家袁运生在位于中央美院的家中,他创作的《泼水节》开启了艺术的思想解放。
  壁画《泼水节》的沐浴部分出现了女性裸体。(资料片)
     当一幅带着女子裸体的壁画出现在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国人心中压抑许久的情绪忽然豁开了口。这是1979年,经历20年右派生涯的画家袁运生在机场创作了《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泼水节》一度成为测量意识形态松紧的晴雨表。从1979到1990,中国思想界经历了灿烂也坎坷的黄金时代,壁画的裸体部分数度被遮,最终重见天日。
  这十年,文艺界带着比其他领域更深的伤痛,以独特的敏感和笔触,成为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有海外媒体称,中国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出现了女人裸体,预示了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开放。
本报记者 刘德峰 高扩                                   
  裸体人像
出现在首都机场

  35年前的9月29日,首都国际机场落成,位于候机楼的7幅大型壁画也面向公众开放,其中包括袁运生创作的《泼水节》。
  这幅高为3.4米、长达27米,描绘傣族泼水节情景的壁画,在沐浴部分出现了女性裸体。此后一个多月,首都机场的广场上停满载客前来参观的大巴车。
  在此之前,我国艺术界长期受前苏联影响,都是对政治和革命意志的简单图解。《泼水节》的诞生,让艺术界人士察觉到挣脱条条框框的可能。
  1979年,已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门欣熙,在见到这幅壁画之前,直呼不可能,那个时候别说裸体,他们上学时画的模特都是穿泳装的。
  为了防止裸体部分在审查中被毙,袁运生使了个障眼法,在送审的稿中,他在裸体画像该有裙子边缘的地方画了一条线,表示画中人物穿了衣服。
  2014年6月12日,已经77岁的袁运生在回南通举办个人作品展时说,当时一些人因画中出现裸体而十分紧张,总指挥李瑞环说等小平同志看了再定,邓小平看到壁画后说:“我看可以。”
文艺界怀抱着
极大政治激情

  “百花齐放”,现在人们常用这个词来形容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文艺界。
  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陈聿东说,以《泼水节》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尽管并未直接批判现实,却也被看做是对传统严肃艺术或严肃意识形态的挑战。
  党史专家肖冬连认为,文艺界是极脆弱、极敏感的领域,常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风口浪尖。“文革”后,文艺界带着比其他领域更深的伤痛,以独特的敏感和笔触,投入到批判的潮流之中,成为思想解放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然而,保守派人士的不安让文艺界思想解放大潮进行得并不顺利。1979年10月,《泼水节》的裸体部分被纱布遮挡。此后,美术界围绕此作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壁画也一度与政治相提并论,被扣上“引起民族矛盾”的帽子。
  1982年,袁运生前往美国。在他出国后不久,《泼水节》壁画中用纱布遮住的裸体部分,被钉上三合板彻底封死。
  王蒙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热情洋溢勇于尝试的年代,同时又是一个如履薄冰摇摆不定的年代。
走过困惑
回归传统寻找出路

  1983年保守派发起“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幸而并不长久,因为中央号召对运动重新认识,运动在同年底得以终止。
  1990年,机场工作人员拆掉了挡在《泼水节》局部的三合板,裸体部分重新面世。
  思想解放也伴随着困惑。“未来艺术向何处去”成为大家讨论的问题。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西方流派都被尝试。
  尽管近年来,国内艺术界难以避免商业大潮的影响,但在学习与反思的过程中,艺术界人士的信心逐渐恢复。“文学上我们有了诺贝尔文学奖,艺术上艺术家们也越来越淡定。”陈聿东说。
  “纵观中国近几十年来的文化发展,必定有一个借鉴别人后,再来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2014年6月,袁运生在南通的个人作品展上说。早在2005年,他就提出让中国的美术教育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起中国艺术文化在当今国际文化格局中的主体意识。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脚踏实地在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寻找艺术的出路。”陈聿东说,他也希望更多人潜下心来,构筑中国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