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小岗村,35年前18个血手印在这里掀开了原有农村土地制度的缺口。 (资料片)
本报记者 张泰来 刘志浩 实习生 陈瑞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杀头危险”,“托孤”立下生死状,实现了土地包产到户,中国改革在艰难悲壮中启航。
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来自小岗的“改革接力棒”被一分为几份,在改革从农村延伸至城市的过程中,接棒继续引跑。
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成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博弈中,领跑者手中的接力棒变得愈发沉重,但中国改革的航向愈发明确。
站在深化改革元年的2014年,回望此前走过的改革路,在这场远未到达终点的改革接力中,有尝试,有曲折,有成功,有反复,这些已经或即将成为未来中国改革组成之一部分,不可或缺。
从“18个血手印”到“杀出一条血路”
小岗村的出现,是在自下而上变革思潮的强烈期待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暴风雨来临前的那个夜晚,以时任小岗村生产队长严俊昌为代表的18户村民代表摁下了血手印。土地承包到了农户,“奇迹”很快显现,大包干第二年小岗村就收获了13万斤粮食,比大包干前一年翻了三四倍,全村人温饱问题一举解决。
两年后,邓小平对小岗和安徽率先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了肯定,大包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到1986年全国超过99.6%的农户实行了大包干。
这场从农村发端的改革,很快传向城市。
1980年,经济特区深圳成立,拓荒、打工、下海、创业,揣着不同梦想的人流,汇成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巨大的南下潮。1979年9月,由2000多名基建工程兵组成的一个先遣团,由东北鞍山开赴深圳,拉开了特区建设的帷幕。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邓小平再次来到深圳。“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深圳,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说,“特区姓‘社’不姓‘资’。”
此次“思想解放之旅”,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束缚,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的风暴。第二次思想解放风暴卷起了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大潮,上海浦东“后来居上”,天津滨海“蓄势待发”……深圳的口号也由“杀出一条血路”改成“创出一条新路”。
作为“先试先行”思路的产物,深圳总能领风气之先,尽管其间争议不断,但历经30多年发展,深圳很快成为标杆。而进入新世纪,改革进入深水区,新的时代背景的召唤下,上海自贸区应运而生,继续接起改革的“接力棒”。
第二次南巡,10万党政干部下海
改革的行进,离不开那些参与者,而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下海潮”,在改革行进中最为显眼。
彼时,对于市场的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整个国家走到一个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凌志军甚至用“谷底”一词来形容当时国内改革面临的困境。
关键时刻邓小平挺身而出,南巡讲话提出改革的步子要大一些,并鼓励改革中的人们“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随后的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便被正式载入改革计划。
全中国处于观望中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原本摇摆不定的改革列车,重新获得了前行的动力。体制的束缚一旦出现松动,先知先觉的人们很快闻风而动。
“全民下海”之势渐成,而其中的公务员队伍尤其引人注目。
据统计,1992年度全国至少有10万名党政干部下海经商——作为整个社会重要风向标的党政干部如此踊跃下海,其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尽管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下海大潮之初难免给人大浪扑来,泥沙俱下之感,但没人能否认,那股下海潮给后来中国的改革之路,带来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此后,中国改革再次踏上快速发展的列车,一路高歌直接驶入21世纪。
历史轮回,今天的中国再次站在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风口浪尖,改革的接力棒依然被传递。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