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间断市场创新,从边缘走向中心
互联网的“鲶鱼效应”
2014年09月2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互联网金融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冲击。(资料片)
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当家人马云一跃成为中国首富,一起创业的小伙伴们也跻身千万、亿万富翁行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除了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改革之外,互联网这一新兴力量也在自下而上地改变着中国社会。
本报记者 张泰来 刘志浩
被淘宝改变的消费方式
9月19日晚,马云一手创建阿里巴巴集团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交易,首日开盘,股价一度超过100美元,收盘市值超过2300亿美元,一举超过Facebook、亚马逊、腾讯和ebay,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阿里巴巴集团的意义不在于在中国平添了几多千万富翁,给大家增添了谈资,而是以其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
9月24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一大早29岁的济南市民张毅给在岳母家带孩子的妻子发了一条QQ留言:在淘宝淘了几本书,抽空帮我买下来吧。“我不大上网买东西,但手机、MP3等等很多东西都是媳妇在网上买的。”张毅说,虽然自己不大在网上购物,但深感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
真正感受到电子商务的巨大能力是在孩子出生以后,两人一次商城没逛,购齐了应用的所有婴幼用品。
济南另一位市民聂玉凤,目前已经在淘宝开店近10年,是资深的店主,更是资深的网购达人。
“我们几乎所有日用品都在网上解决,买什么东西都先上网搜一搜,搜不到才去实体店。”
网上创业带来的另一种人生
应该说,对于互联网的发展2003年是一个有节点意义的年份,这一年爆发的“非典”疫情,在给全国人民带来恐慌的同时,也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契机。
真正意义上开启网上购物新时代的事件当数2003年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其他电子支付形式的产生,解决了,买者跟卖者之间的信用问题,去除了不信任的后顾之忧,人们的网上购物习惯慢慢养成。
“2005年左右是网上开店的黄金时期,很多在那时开网店的人都实现了致富梦想。”聂玉凤说,在2005年左右,她的一个朋友从她这里借了几千块钱开网店,“到了第四年,这个朋友就用开网店挣的钱购买了一套复式房。”
聂玉凤说,也是在这个朋友示范带动下,在2007年,聂玉凤在淘宝开了属于自己的网店,刚开始是当作副业卖一些护肤品之类的日用品,到后来干脆辞掉了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专心开起了网店,到现在她已经从单干发展到租赁两套居民楼,雇佣4人的营业规模,年营业额达到200多万元。
被互联网金融逼到墙角的银行业
在山东,威海环翠楼红参生物有限公司、著名白酒品牌山东景芝集团从去年开始“触电”,当年在网售营业额达到700万元,更有意义的是通过电子商务,景芝把白酒卖到了四川,实现了多年想实现一直未能实现的夙愿。
“电子商务的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节点,开始从粗放发展向规范经营精细发展,从求量向求质转变。”对电子商务进行观察多年的学者马岗说,近年来政府也非常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在2013年颁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第一次对消费者网络购物保护作出专门规定,对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拓宽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
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国有银行感觉到了压力。而这次风波的起因源自于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余额宝业务,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合作,淘宝用户可以直接将淘宝金额转到余额宝中,利率一度曾涨到近百分之六,并且在刚推出不久,余额宝的整体规模就超过了200亿。
这种通过互联网推动传统国企改革的力度可见一斑。面对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其特有的平台便捷性和广泛性,必然会进一步地倒逼国企不断向市场方向转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