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不是当年的德国
2014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2014年7月28日,为纪念一战百年,英国伦敦塔的城壕中“种植”陶瓷罂粟花,用每一朵花纪念一位一战中的逝者。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州举行庄园会晤。
  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中)出席中国-东盟自贸区十周年庆祝活动。
     一战百年之际,有一种声音在西方舆论界发酵:将一战爆发前的欧洲与今日之世界的种种情况“对号入座”。而在这一连串对比之中,将当今的中国比作一战德国的说法,尤其引人关注。
  2014年的世界真的回到了百年之前吗?对比今日之中国与当年之德国在内政、外交和崛起策略上的不同选择,会发现这个论断是似是而非的。
  本报记者 王昱                                       

  论内政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战前与当前国际局势的今昔对比中,今日之中国与当年之德国,在不到半个世纪中迅速崛起,也许是人们所认识到的第一个“相似之处”。与中国历经近现代的苦难、完成民族独立与国家复兴一样,一战前,德国也是一个完成统一仅半个世纪的新兴国家。遗憾的是,“站起来”的德国人迅速迷失在对一个问题的讨论中:什么是德国当时最该做的事?
  对德国这样一个强敌环饲、地缘关系复杂的国家来说,想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智慧。然而,100年前的德国,在国力继续迅速发展的同时,却在世界地图上胡乱标记自己的“核心利益”。德国各利益集团不顾国家整体利益,从各自狭隘的诉求出发,影响和干扰着国家决策:海军派认为海上利益是“德国的生死问题”,力主发展海军,并全力准备对英作战。陆军派则主张全力发展陆军,重点打击法国。金融家和商人希望进入巴尔干、土耳其和近东,要求优先打击俄国。时任德国首相的霍尔韦格悲叹说,这种乱象的结果是“向每一方挑战,又妨碍了另一方,而且削弱不了任何一方。”
  “核心利益”不明,大搞四面出击的德国,为自己赢得了“欧洲问题儿童”的绰号,并最终成为引爆一战的一大诱因。然而,一战的结果却是个莫大的讽刺:在前线战事尚未明显分出胜负之际,德国却先从内部瓦解了。1918年德国水兵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反战之火迅速烧遍全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德皇威廉二世宣布退位,德意志帝国土崩瓦解。一战中的德国,最应解决的问题原来来自自身。
  国内既有矛盾并不总会随着国力增强而解决。德国虽然迅速崛起,但当时其内部亟待解决的问题远多于外部,其应当做的不是盲目地对外争取“核心利益”,而是应将“手术刀”对准自己。
  殷鉴不远,今日的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在国家崛起中继续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打铁还需自身硬”,伴随着这句宣言,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提出了60项改革措施,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号角已经吹响。可以看出,在中国力量愈发强大的同时,中国的心态是冷静的,头脑是清醒的,中国不会像百年前的德国那般四面出击,安心练好“内功”仍是中国现阶段的主题。
看外交
敌友何必分太清

  回顾一战历史,具有绑架性质的军事同盟,是促使大战爆发祸首之一。德国为履行与奥匈帝国的盟约,在萨拉热窝事件后肆意放纵奥匈提出各种无理要求,最终激怒了俄国。而英法为履行与俄国的盟约,又在俄国卷入战争后相继卷入大战。
  联盟不是必然会带来安全,相反在某些时候可能会成为陷阱,把大国拖入战争的泥潭,甚至衰落的轨道。反思一战,如此僵化的同盟体系之所以会形成,与当时欧洲在德国的带头下相继放弃“均势外交”不无关系。
  俾斯麦时期,德国坚持“联奥、拉俄、亲英、遏法”的外交策略,与周边各国保持着富有弹性的关系。然而,此后的德国采取了“不全宁无”的简单化、情绪化的外交思维。拒绝与俄国续订《再保险条约》,促成法俄结盟,德国丧失了一根约束盟友奥匈帝国的缰绳;同时坚持对法遏制政策,法德关系始终紧张。萨拉热窝事件则是“小国绑架大国”的极端表现,最终推倒了一战的多米诺骨牌。
  对于将今日世界看做一战前翻版的人来说,日本与当年的法国神似——同样处在衰落期,同样因被邻国夺走了次强的地位而懊恼不已,而俄罗斯则堪比当年的奥匈——与中国山水相连,对外十分强硬,自身国力却十分有限。
  然而,这种类比显然没有将中国对这两国的态度考虑在内:一方面,中日关系虽然处在低谷期,但中方态度灵活,而且造成当前中日关系僵局的责任完全在日方。另一方面,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始终秉承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定位,两国领导人更相继表态,结盟对中俄来说是一种“过时的关系”,既然如此,更不用说德奥一战时的“同盟”关系了。
  与百年前以武力威慑周边的德国不同,习近平主席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四字方针。以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为例,前十年双方贸易额超4000亿美元,李克强总理在去年9月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未来打造双方合作的“钻石十年”,力争在2020年将贸易额提升至1万亿美元。而且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多次访问周边国家,与四邻分享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红利。当前的东亚看不到一战前德国外交死局的影子。
说崛起
中国不走“寻常路”

  在2014与1914的对比中,“修昔底德陷阱”是个常被提起的词。人类历史上,新兴大国与老牌强国之间总是难以避免冲突甚至战争,像德国一样与英国发生冲突,成为一些持此论者眼中中美两国不可逃脱的宿命。
  事实上,德国在一战中与英国爆发冲突,与其说是“宿命”,不如说是错误选择。德皇威廉二世认为,重走英国拓展殖民地的老路是德国崛起的唯一途径,这意味着几乎处处与英国的世界霸权对着干。德国称霸的企图,与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政策相悖;德国疯狂扩建海军,触碰了英国敏感的海权神经;德国争夺“日光下的地盘”,必然越来越多地闯入占有殖民地最多的英国的势力范围,英德冲突在所难免。
  反观中美关系,较之当年的英德关系要复杂和微妙得多。说复杂,中美之间合作与摩擦并存,而且摩擦还存在于多个领域,比如网络安全问题、贸易摩擦、美军对华侦察等,但更重要的是双方均明确认识到管控摩擦的必要性。
  中国提出与美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国认为当今的国家间关系已经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一个新兴大国想要发展,完全可以在交往所产生的增量中找到空间,而不必与老牌强国争夺存量。
  有赖于这种认识,今天的中美利益深度融合,在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和全球性挑战上有着密切合作,业已存在的如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沟通机制正在一点点地增加彼此的了解。中美间频繁交流与百年前剑拔弩张的英德关系截然不同。
  西方对“一战重演”的恐惧,归根结底是惧怕新兴大国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确,中国这头睡狮已经醒了,但它给世界带来的不是颤抖,而是和平与安详。中国人从骨子里就没有扩张与侵略的基因,中国一直并将继续向世界证明,中国是全球治理的建设性参与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