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爷爷,海归博士济南说评书
著名曲艺家马合义之孙马骏立志将非遗传承下去
2014年09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评书传人马骏正在表演评书。  本报记者 蒋龙龙 摄
     今年46岁的他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且还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博士,回国工作多年后,他却选择办起了合义书场。他就是马骏,为已故著名曲艺家马合义的孙子。为了将书场坚持下去,马骏每年要拿出近80万元来补贴书场演出和发展。虽然亏损巨大,但他每年还坚持多场免费演出。今年国庆期间,市民可到位于东工商河路的药王楼合义书场欣赏免费评书。

  本报记者 蒋龙龙 实习生 刘慧             
为了爷爷海归博士办起书场
  今年46岁的马骏为济南著名曲艺家马合义的孙子。马骏告诉记者,这一生对他的事业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爷爷,他从8岁开始就在爷爷身边生活。
  据了解,马合义先生是济南人,生于1909年9月,10岁时就拜在中国评书艺术家吴鸾喜先生门下学艺。他使评书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马合义最著名的作品为评书《济公传》。
  虽然耳濡目染,但马骏刚开始并没有从事评书表演工作。马骏1996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拿到古梵文的博士学位。2001年回国后,他做了多年的生意。
  经过多年工作,马骏手头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便想起了马合义老先生临终前的愿望,“如有可能,一定办一个真正的书场,千万不要把评书扔了……”让那些喜欢听评书的人有个乐子。
  2007年,马骏投资200万元,在百年老字号“燕喜堂”饭店内开办了“合义书场”,专门为客人表演相声、评书、魔术、大鼓书等传统的曲艺节目。后来,合义书场多次搬迁,现址位于东工商河的药王楼内。

愿干这行的年轻人难找
  马骏介绍,济南一直以来是全国三大曲艺码头之一,“北京练活,天津练嘴,济南踢门槛。如果能在济南演出成功,到全国各地都能演了。”但从2002年开始,济南的曲艺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路。
  近日,记者在合义书场看到,虽然书场内有着几十张凳子,但是观众并不多,而且观众大部分还在50岁以上。“当时书场在燕喜堂时,书场里一共有30多名演职人员,有时只有一个客人,他们也照演不误。”马骏说,“第一年就赔了100多万。”
  马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书场内还有6名演员,也都为友情演出。”一场演出下来,成本都在1000元以上,但每场的客人却比较少。“现在每年仍要亏70万至80万,这些钱要用自己其他的生意去补贴。”
  虽然亏损巨大,但人才的青黄不接更让他担心。“随着老一辈曲艺人才越来越少,曲艺人才断层现象突出。”马骏告诉记者,愿意干这一行并且符合条件的年轻人很难找。
  遇到了种种困难,但马骏告诉记者,“济南不能失去这种传统曲艺,而且这也是我爷爷的一个遗愿。”他坚定地告诉记者,“他将继续坚持下去,让想听评书的人还能有个地方乐和。”

国庆假期将安排免费演出
  经过多年打拼,马骏的“合义书场”在圈内外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马骏也获得了多项荣誉:国家一级演员、曲艺评论家、2007年获中国马派快书评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2年荣获泰山文艺奖等。
  为了回馈市民,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书场每年在端午节都要向市民赠送粽子。“爷爷在世时,全家每年端午都要包上365个粽子送给街坊,向衣食父母祝贺节日,送出365个平安与祝福。”
  为了继承先人的优秀品格,现在的合义书场还保留了这个习惯。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走进书场,尤其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书场,马骏正在积极排演新的曲目,让年轻人去喜欢上传统的曲艺艺术。
  “现在每年的五一、六一、十一、春节等假期,书场都坚持免费入场。”马骏介绍,仅在去年十艺节期间,合义书场便免费安排了200多场义务演出。他还告诉记者,“今年国庆假期,书场每天下午仍将免费安排评书演出,欢迎市民前来欣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