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飞行父子兵王德杰、王岽森
家是父子飞行的共同方向
2014年10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德杰一家三口,两位机长。
  王岽森与父亲的眉宇间有些神似。
   本报见习记者 杨万卿 
  常年在云端的日子单调、枯燥又暗流涌动,有父子做伴、母亲牵挂,万米之上便不再孤单。王德杰和王岽森父子是山航一对飞行父子兵,一家三口经常天各一方。倦鸟终会归巢,家永远是父子二人飞行生活中共同的方向。
子承父业,云端相随
  从十七岁第一次飞行算起,王德杰的飞行生涯已接近四十载。他的经历足可以写成一本“飞行员成长记”:从空军转业到山航,飞行学员、机长、飞行教员、局方委任代表检查员,到中队长、大队长,再到飞行部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一步一个脚印。
  目前担任山航运行标准部总经理的王德杰,累计飞行时间两万八千小时,从未出现飞行差错,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在飞行学院是空军优秀飞行教员、优秀飞行干部,荣立四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在山航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航空劳动模范。
  王德杰曾在四川部队一呆就是二十年,娶妻生子,忙碌却其乐融融。然而,一家人的生活轨迹在儿子王岽森12岁那一年发生了些许改变。1998年,王德杰从四川部队转业来到了山东航空公司,成为了一名民航飞行员,一家三口也随父亲定居在了远离家乡的山东济南。来到一个新环境,一切都有了新的开始。
  在济南生活十几年后,那个曾看着一架架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的男孩王岽森,作出了和父亲一样的选择——当一名飞行员。2008年,山航招飞,王岽森顺利通过体检。之后在美国接受了10个月的飞行训练,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在出国之前,父亲王德杰作为老机长在家里已经为他打下了从航空理论到飞行技术深厚的理论基础。到了美国,这个安静寡言的男孩仍然一点都不敢放松,“飞二代”的身份既是骄傲也是压力。王岽森坦言:“国外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飞不好就会被淘汰。”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也有许多人盼望子承父业。然而在王德杰眼中,王岽森虽然已经实现了父亲对儿子梦寐以求的期待,但他更看重的是儿子可以成为一个性格坚强、体魄健康、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
  像王德杰所希望的那样,王岽森回到山航后,为人处事都值得称赞——向前辈虚心求教,遇到比自己后进的副驾驶飞行员,耐心指导。这个谦虚认真的阳光大男孩,迅速赢得了飞行部所有同事的喜欢与赞赏。“要做一个好的飞行员,必须先学会做人。”王德杰这样教育儿子。
  王岽森顺理成章成为山东航空公司的一名飞行员、父亲王德杰的同事,并且是山航自成立以来第一个家属飞行员。共同的职业经历让他开始对那些父亲从未具体描述过的细节感同身受。2013年,王德杰被民航总局授予飞行员最高荣誉——“功勋飞行员”称号,同年,王岽森正式成为一名机长。
爷俩时刻都在学习
  “用心去学习,用心去实践。”在山航的这些年,王德杰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虽然已经在长期的飞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飞行技术精湛,但他从未间断对飞行新技术的学习研究,不断给自己充电。在王德杰看来,“飞行无小事。”每一次飞行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飞行时间越久,对于安全就越深有体会。从自身的学习开始,深刻理解和领会飞行安全理念,牢固树立飞行安全意识,并严格遵守公司安全运行各项规章制度。
  身兼机长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技术上,王德杰精益求精,带领大家开展学习研讨,不断提高飞行技能。在安全上,他慎之又慎,坚持“持续安全”的理念,把安全关口前移,预防为主,根据业界安全情况、飞行人员技术情况、季节特点、航班生产任务情况,分析研讨安全飞行情况,及时教育和提高大家安全第一的飞行意识。
  尽管如今王德杰已经成为了山航运行标准部总经理,但他一如既往地谦虚好学。身为总经理,王德杰开始根据所负责的工作为自己“量身制定”一些新的学习任务。“之前在飞行部,我只是一个执行者,只需要按照标准去做,但现在到了运标部,成为制定和检查规定的角色,压力还是有的。”让王德杰感到幸运的是,自己手下的同事更是伙伴,都是经验丰富的运标部员工,自己可以时刻向他们请教。
  对于儿子,王德杰又有一套特殊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他刚开始上飞机时,每天飞哪个航线,我们都要一起研究。我会告诉他这个航线有什么特点,该怎么准备,怎么飞。后来我就不那么事无巨细地帮助他了。每次等他飞回来,我就会问问他的飞行情况。他的回答让我觉得他的基本思路还是对的。”为了帮助儿子提高理论素养,王德杰还鼓励他多写专业文章,“这也是一种自我学习。”
  王德杰告诉记者,他很少告诉孩子自己初上蓝天时的紧张与兴奋。即便感受到肩上担负着乘客生命财产安全这样的重大责任,也从未过多讲述和渲染过自己的经历。“这不是我不乐于分享,而是我认为世界上许多事只有靠亲身经历,才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咀嚼和品味。”比起嘴上说,王德杰更相信自己的行动一点一滴影响着孩子。
  王德杰并没有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儿子更多的关照,这与他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不无关系。“要做的事情我从来不去手把手地教导,生活上也从不去过多地照顾。不去教目的是让他自己动手,从实践中得到答案,在学习上少根拐棍,在生活上更能独立和吃苦。”
  如果说王岽森哪里最像自己的父亲,那就是谦虚。父亲的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影响着这个沉稳的年轻人,从他身上很难感觉到年轻人张扬的气息,王岽森甚至不愿向记者过多提及自己。“要低调。”他反复说着。

家,父子飞行的共同方向
  作为飞行员,除了时时刻刻需要面对的巨大安全压力,肩负对旅客的责任,内心始终难以挥去的是对亲人的愧疚。王德杰王岽森父子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在他俩看来,家是以爱为圆心,幸福为半径,包容理解为周长的一个圆。
  王德杰的妻子钟亦平是四川人,出生书香门第,有着良好的教育经历,退休前在中石油从事与工程有关的工作。初见王德杰的妻子钟亦平,她正安静地在家打点着一切。家中一尘不染的地面、整齐晾晒的衣物、蓬勃生长的花草、精心摆放的飞机模型,都是这两个男人背后的女人悉心照料的成果。
  钟亦平想起当年举家搬到济南那会儿,还是感慨万分。“济南对于我们全家人来说,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举目无亲,也没有认识的朋友。”儿子王岽森才12岁,丈夫要上班,儿子要上学,家里的一切担子都落在钟亦平一个人的肩上。贤惠如她,很快便将一切处理得有条不紊。后来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钟亦平报名上了老年大学,和丈夫儿子一样,把学习当做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说到钟亦平,王德杰、王岽森父子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同的评价:“很好!”对于妻子的这声赞叹,包含了王德杰对妻子满满的爱,但更多的是歉疚。王德杰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山航飞行事业,对飞行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却没有时间来陪妻子。为了他的飞行事业,妻子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却没有怨言。一声“好”也道出王岽森对母亲的依赖和感恩,自从来到济南,母亲便放弃了其他工作机会。为了照顾自己成长,出身书香门第的她,毫不犹豫当了一个全职家庭主妇。以前那个爱写毛笔字、爱爬山锻炼的母亲,甘愿成天奔波于家里和菜市场两点一线,成为父子俩平淡却不可或缺的支撑。“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没有因为任何琐事红过脸,我们全家人脾气都够好!”王岽森语气里带着一丝自豪。
  每次飞行,到达目的地后,父子俩都会先给家中的钟亦平发微信报平安,这也是多年来三人的默契与习惯。不管飞到多晚,只有微信声起,钟亦平牵挂的心才会放下。
  对于钟亦平来说,爷儿俩的飞行已经不是为了谋生。“不在乎获得的报酬,也不在乎职位高低,飞行这个词语已经融入我们全家的生活。我是一个特别知足的人,也将继续支持他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