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庆65周年东昌府木版年画展在古城举办
上百幅经典作品吸引百万游客
2014年10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巨幅木版年画吸引众多游客拍照留念。 本报记者 杨淑君 摄
     本报聊城10月7日讯(记者 杨淑君) 7日上午,古城东大街1号,朱漆大门配上喜庆的年画,让游客仿佛穿越回曾经“年画时代”的新年,忙着拍照留念。客来客往,参观每一幅作品的游客们还不断品评着,不时发出“啧啧”赞叹。1日至7日,在古城东大街举办的国庆65周年年画展上,上百幅经典作品已吸引了近百万游客参观。 
  聊城市东昌府木版年画研究会会长解洪琴介绍,此次庆国庆65周年东昌府木版年画展共展出近百幅作品,基本囊括了东昌木版年画的经典,其中,光门神就分为文、武、童三大类,既有祛邪避凶、威风凛凛的武将,又有古朴可爱的儿童;灶王爷“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东昌府的灶王图分多种类型,有一位灶王奶奶的“两头灶”,也有两位灶王奶奶并坐的“三头灶”;各类财神大小尺幅不等,既有文财神范蠡、比干,又有武财神关公、赵公明,还有全神、天地神和“三只眼的马王爷”……构图热闹、色彩醒目,寓意吉祥,形式古朴,展现了东昌木版年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据统计,国庆七天长假,年画展吸引上百万游客参观,其中不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聊城市政协副主席张广霞参加了10月1日举办的年画展开幕仪式,东昌府木版年画研究会顾问、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朱春湖和山东省女画家协会会员朱春泗分别专程从济南和青岛赶来,并带来自己的精彩作品向游客展出。 
  聊城市文广新局局长杨达表示,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东昌府木版年画作为运河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在聊城这一运河重镇的再次崛起中,也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历史上东昌府年画有20多家大堂号就坐落在聊城古城东大街,在古城开街之际,这个展览在老年画作坊所在地举办,很有象征意义,预示着东昌府木版年画的春天已经来临。 
聊城具备木版年画改革创新土壤 《东昌府木版年画》一书年底或出版
  作为传统艺术,年画怎样被现代人接受?朱春湖认为,年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东昌府木版年画一直追随时代脚步,曾出现过《女子习武》这一表现“洋务运动”的爱国图强作品,年画艺人也曾积极参与共产党领导的冀鲁豫边区木刻年画改造。
   谈到东昌府木版年画的传承创新,朱春湖认为,聊城文化底蕴丰厚,创作资源丰富,既有以孔繁森为代表的英模人物,又有伴随着《水浒》等故事名扬天下的风景名胜。这些都可作为新年画的创作素材,让东昌府木版年画在挖掘传统作品的同时,能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形成时代特色鲜明、地方特色浓郁的新年画,在宣传聊城的同时,也打造成为自己的文化品牌。 
  解洪琴介绍,近年来,研究会深入乡村农户,走遍了历史上年画的传统产地,为了更充分了解东昌府年画的起源、特点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还对省内其他年画产地走访调查,拜访知名年画专家,还奔赴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县、河南开封朱仙镇等地,向省外专家取经,得到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使年画研究顺利进行。 
  解洪琴说,今后研究会还将进一步加大对东昌府木版年画的宣传力度,争取将这种类型的展览办到省级、国家级甚至国外,研究会已与美籍华人村中明先生达成有关意向。今年年底,拟出版《东昌府木版年画》一书,基本资料搜集和撰写基础工作已完成。研究会还将争取有关部门扶持,帮助老艺人改善创作条件,鼓励他们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使这一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本报记者 杨淑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