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烂王”到“农场主”
——创业者翟涛的华丽转身
2014年10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翟涛(左一)和工人一起在为草莓苗铺设地膜。
创业者寄语:创业肯定没有一帆风顺,其艰辛是必然的;创业,一定要选对路,要么别做,要么就做好。
“以前他是做废旧塑料回收加工的,人称‘破烂王’,他们村数他的‘破烂’多。”章丘市2014创业大赛的工作人员这样向记者介绍翟涛,“现在他却做了‘农场主’,从破坏环境到依赖环境,是非常不错的创业转变。”
如今,在自己承包的76亩土地上,翟涛创建起一个绿色、生态的家庭农场,并在此安了家,体味着转型创业的乐与苦。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帅 通讯员 李曙 杨维颖
围着农场打转,每天都不清闲
记者见到翟涛时,他和妻子正跟另外两位工人一起为农场里的草莓苗铺设地膜。将黑色的塑料膜铺在土地上后,翟涛熟练地在膜上挫出一个小洞,然后将苗子轻轻拉出,每棵草莓苗都侍弄好后,最后平整地膜,再继续为下一茬草莓苗铺膜。
在翟涛的万鑫源家庭农场,面积最大的是樱桃园,共有40余亩,其中十多亩是大棚种植,剩下的则露天种植。除此以外,农场里还栽种了梨树、核桃树和草莓,并养殖着鸡、鸭、鹅等家禽。
“我常常6点多起床,先到园子里转一圈散散步,等吃完饭,7点多时,开始跟工人一起给果树除草,除草的活是天天有的,到了春秋季还得施肥。”翟涛说,每到樱桃的开花期是最关键的时候,这时必须严格控制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樱桃树出现病症影响长势。“基本上一天都得待在棚里,离不了人,那段时间特别忙,过了开花期就好多了。”
虽然每天都在围着农场打转,但翟涛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平和,心情也畅快坦然。“收废旧塑料那会儿,我老是咳嗽,有时咳得整宿睡不着,现在你看我,身体好多了,心里也舒服。”
顺势转型,不做“守财奴”
从1991年结婚后,与白云湖石珩村大多数村民一样,翟涛开始从事废旧塑料回收加工。“那时候来钱特别容易,每天都能挣到钱。”除了废旧塑料,翟涛还回收废铁、废铜、废铝等金属,这些废品经过加工重塑后,当天就能转卖出去。
“我雇了十四五个工人,对废旧塑料进行分拣、水洗、造粒等,多的时候一天能回收十多吨废品。”翟涛回忆道,回收的成本大概每吨六七千元,加工后倒手卖,质量好的一吨能卖上万元,“只要是在干活,没有不挣钱的日子。”在回收废品的20年时间里,翟涛富裕了起来,并靠此盖起了新房,买上了车,有了存款。
然而,随着富民产业变成污染源头,2011年,市镇两级政府对当地的废旧塑料收购市场进行了取缔。不能干废品回收了,今后的生计怎么办?出路在哪里?多数村民都守着存款外出打工,翟涛却选择了创业,重新做回“农民”。
通过多方考察,翟涛看中了大樱桃种植项目,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建立起平原设施大樱桃示范基地,并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平原大樱桃高架设施栽培技术。“别人老说我,钱多你存起来,利息也够花的了,何苦受累?我全当耳旁风,为啥?钱才能生钱,不能求稳、舒坦,既然有这个实力,不如放手干一干。”
过半樱桃树淹死 扛住压力走到底
“有时候想想,我种樱桃也是有机缘的。”翟涛告诉记者,自己做出选择还有一个小故事。原来,在2009年初,翟涛的父亲因胃癌病重,在弥留之际,老人的遗憾却是从来没吃过樱桃。为此,翟涛逛遍了附近的大小超市、市场,终于在一家进口水果店买到了当时“贵翻天”的进口樱桃,这才圆了老人的心愿。
因此,当翟涛在决定创业干农业时,第一个念头便是“种樱桃”。
然而,在创业的第二年,翟涛便遇上了头一个“冲击”。2013年雨水多,在经过连续28天的降雨后,因村里排水系统堵塞,农场里即将熟果的樱桃园被过膝的积水浸泡。而第二天的晴天高温,又使得积水温度升高,翟涛用三个大型水泵连续抽水,也没能及时除去积水。“眼看着樱桃树一棵一棵死掉,真是心疼啊,那时候我近一个月没睡好觉,天天在园子里转,急得直想抱着树哭啊。”
经过这次“积水事故”,翟涛至少损失了近80万元,半数以上的樱桃树无法成活。“不少人劝我算了,但钱都投上了,我得坚持干。”于是,翟涛四处筹款,重新引进了一批高质量樱桃树苗,移栽到农场里,同时经过政府的协调,重新疏通了排水系统。
“这次事故,对我的农场,对我的创业都是一个打击,但又能怎样,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在我看来,我坚信我选择的这条路是正确的,我对它的前景有信心,所以只能前进,绝不后退。等到我维持住了,稳定了,我再想其他的创业,不能盲目扩大,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恒心!”
翟涛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依托白云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生态资源优势,企业更加突出平原林果的产业特色,打造绿色安全品牌,把园区建设成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休闲游玩场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