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柴”和他的“失独者亲情家园”
走近是为了更好地帮助
2014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孙淑玉

  随着失独家庭的增多,对失独老人的情感关怀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去年6月30日,烟台青年志愿者协会亲情家园项目负责人“老柴”组织志愿者和第一批失独老人“认亲”,他们通过陪出游、陪过生日、送保险等方式,很快地走近失独老人。走近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看着失独老人们一天天老去,志愿者又在谋划解决失独老人们的养老问题。
“认亲”为失独老人 找回“儿女绕膝”感觉
  常年从事支援服务的烟台青年志愿者协会亲情家园项目负责人“老柴”为孩子们服务了大半辈子,年事渐高,去年6月“老柴”突然想为老年人做点什么。
  与在社区工作的朋友闲聊中,“老柴”听说了“失独老人”的概念,当即决定关注这个群体。“人数较少,特点明确,便于开展定向关怀。”说干就干,辗转多个部门,“老柴”终于在东山街道拿到了第一手的信息。没有经验,“老柴”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决定赌一把,他们希望通过“认亲”的方式,帮助失独老人找回久违的“儿女绕膝”感觉。
  去年6月30日上午,东山街道办事处会议室,8对失独老人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入场,在场的35个志愿者分组采取“群攻”模式,围着老人闲聊。效果远超预期,一小时过后,不少老人依依不舍。得到肯定的信号后,7月20日,烟台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带上牛奶、大米等物品登门拜访,和失独家庭建立长期一对一帮扶。
  一周后,有失独老人致电感谢,并希望能到协会义务帮忙。这给“老柴”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活动有门儿!
陪过生日、送保险 用礼物叩开心门
  “认亲”过后,如何让失独老人更加信任伤透了“老柴”的脑筋。
  “伸手不打送礼人,用东西把志愿者逼进门就好办了。”“老柴”说,面临沟通压力的不仅仅是失独老人,不少志愿者心里也打怵。考虑到对双方的鼓励,烟台青年志愿者协会决定用礼物叩开老人的心门。
  联系爱心商家捐赠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后,“老柴”又“化缘”找来了果汁、围巾等小礼品。定期给老人送去礼品,上门勤了,老人们的抵触也在逐渐降低。
  接触半年多,春节过后开发区志愿者“莲姐”收到了结对老人的生日邀请,两家人在一起高兴地吃饭、切蛋糕。照片发到群里后,“老柴”受到了很大触动,他说,“这是对志愿者的绝对信任,当成一家人看待才会喊来一起过生日。”
  5月5日,烟台市青年志愿者协会QQ群“亲情家园”内又贴出了为老人送保险的号召,呼吁志愿者和热心市民捐出10元钱为失独老人购买一份意外伤害保险,给他们更多关爱。历时一个月,共有2151位失独老人受益。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 失独老人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
  最初的排斥过后,不少失独老人慢慢尝试走出自我和家庭,部分老人甚至主动要求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
  “经常打打电话,说说家长里短的小事。”志愿者刘女士结对帮扶的对象家境一般,患病近10年的独生女儿去世后,给老两口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首次登门拜访正好是其女儿过百日,望着屋里女儿生活过的痕迹,老两口抱头痛哭。如今,把她当成自家人,老人常会存些农货等着她来再吃。
  更大的变化也在发生。去年7月,志愿者登门拜访失独老人王建民(化名),独生子刚去世,他躲到内屋一言不发。随着志愿者上门次数的增多,他也加入到QQ群内,看着大家热火朝天地想办法,王建民开始到青年志愿者协会帮忙,并联系其他人参加活动。
  “孩子始终是老人心里的伤,不能被轻易碰触。”“老柴”说,这之外这部分老人也渴望与外界接触,渴望被接纳和理解。
  在结对帮扶的50多个家庭中已有3位老人因生活不能自理住进了老年公寓,身边少了孩子的伺候,老人们的晚年显得格外孤寂。考虑到失独老人的现实情况,“老柴”和他的志愿者团队正考虑联合老年公寓、爱心企业等社会公益力量为部分老人解决养老问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