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中医院免费救治敬老院患者
2014年10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0日,宁津县保店镇敬老院负责人为县中医院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医院免费救治了一名身患肠梗阻的敬老院院民。
  患者叫王永成,已经75岁高龄,平时身体就不太好。从今年四月份开始,王永成出现了肠胃不舒服、涨肚的现象,后被诊断为肠梗阻。因老人年事已高,体质极差,手术危险系数很大,一直采取保守治疗。4日上午,王永成病情突然加重,敬老院想到公益助老活动,就把王大爷送到了宁津县中医院。据接诊医师乔成建说,病人送过来的时候病情比较重,神志不清,有休克的现象,心率达到110多次,因病人发病时间比较长,体质比较差,手术风险很大,当时考虑做手术就有可能下不来手术台,但是不做手术,病人没有生还的希望。最终开启绿色通道,为及时手术争取了时间,现在病人恢复很好。
  9月份以来,宁津县中医院与县民政局联合开展了“公益助老、扶贫扶老”活动。该院免费为全县敬老院的老人们提供医疗服务,入院人次达到110人左右,减免医疗费用约11万元。  (李金方)
秋天防燥 每天至少六杯水
  步入深秋,不少市民发现自己的口、鼻子、皮肤等很容易干燥。专家表示,秋季防秋燥要讲究方法,如每天至少6杯水,少吃点大枣、枸杞、生姜等温热助火之品,洗澡也不宜太频繁,少使用碱性肥皂。  
  德城区一医院专家介绍,秋季的气候干燥,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许多人很难适应气候的变化,容易受到秋燥所带来的困扰。秋燥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干燥感,一不小心还出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连喝水、吃饭都困难;眼睛出现干、灼热、发痒、怕光甚至红眼,或眨眼时疼痛似有异物等等。
  专家建议,防秋燥应首先从饮食上多吃滋润的食物,多喝水,每天至少要喝6杯水,应该避免服用辛辣、油炸食品,避免服用补益食品,如:各种人参、海参、大虾、桂圆、大枣、枸杞、生姜等温热助火之品,可多进食清凉温润的食物,如:藕粉、梨汁、甘蔗等富含液体的水果和蔬菜。
  另外,洗澡不要过勤,否则会将仅有的少量皮脂洗去,使皮肤变得更为干燥、瘙痒。洗澡时水温不宜过热,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特别重要的是浴后使用保湿剂,使皮肤不再出现干燥、脱屑和瘙痒。随着天气逐渐寒冷,秋燥的症状也自然缓解。         (王乐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