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地方特色明显,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建鲁中山区与半岛丘陵俩绿心
2014年10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0月17日讯(记者 孟敏) 17日,围绕正式印发的《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人社厅、省国土厅等五部门联合作了解读。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这次增加了“促进县域本地城镇化”、“推进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三篇内容,突出我省地方特色。
  对新增的“促进县域本地城镇化”,省住建厅厅长宋军继解读说,我省本地城镇化,将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着力突破县城,加快发展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济南、青岛两市要优化拓展城市空间,两市中心城区人口未来要达到500万左右。其他设区城市逐步发展为100万-300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
  同时,把县城建设发展作为推进本地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打造一批50万人左右的县域中心城市。重点抓好200个示范镇发展,打造一批经济强镇和县域次中心。稳妥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每年建设300个左右的农村新型社区,对人口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非农就业比重超过70%的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化统计和管理;到2020年,纳入城镇化管理的农村新型社区达到2000个左右,使农民就近过上城市人生活。
  “一开始以为是霾几天,结果一霾霾了几十年。”近期,一篇吐槽雾霾的帖子在网上风传,透露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担忧。新《规划》中增加了“推进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17日,省住建厅相关人士解读说,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转变城镇化建设模式,保护自然生态本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促进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根据《规划》,我省将以山脉、水系、海岸带为骨干,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节点,构建“两心三廊一带”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鲁中山区和半岛丘陵地区两个区域性绿心,构建永久性保护生态区,打造生态屏障和生态功能区。依托黄河及西水东调通道、南水北调通道和沂沭河水系建设三条清水廊道,形成城镇之间重要的生态通道。严守海洋一带生态红线,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及海洋资源,构筑滨海生态保护带。
  《规划》中特别提到了三个重污染片区,分别是济南—德州—聊城—菏泽、济南—淄博—莱芜—临沂、济宁—枣庄地区,三片区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重污染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区域联动执法。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软实力。”在加强文化建设方面,我省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建设人文城市,繁荣文化事业,深入挖掘齐鲁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沂蒙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