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嘲式段子到超现实影像
在雾霾中表达
2014年10月1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雾霾中的济南城区。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秋天开始,雾霾季也拉开了序幕。尤其是以北京为主的华北城市,雾霾愈演愈烈。
在雾霾天气里,大众创作的段子层出不穷,而以雾霾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也开始进入大众视线。不管是对现代社会和环境污染的反思,还是对人类精神困境的关注,这些看似玩笑的作品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文化意义。或许在雾霾得以彻底治理的多年后,再回头看这个时代,人们才能看到一个更清晰的轮廓。
本报记者 魏新丽 陈玮
逃离“寂静岭”
在去年一场持续三天的雾霾结束后,有媒体这样描述北京:“偌大的北京城像寂静岭一般的灰蒙蒙。”
不止一个人将雾霾中的北京比喻为“寂静岭”,在这款日本恐怖游戏中,里面的小镇终日大雾弥漫,上演各类恐惧怪异事件。业余摄影师安无蛋以“十里长街十里霾,帝都已成寂静岭”为题,发了几张他拍摄的照片,那几张照片里唯一的色调是灰色——不同浓度的灰。“不通透、灰蒙蒙、沉默、压抑,让你只想逃离。”安无蛋如此配文。
或许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未有一个首都像今天的北京一样,其城市文化渐渐臣服于这样一种人为天气。不止是北京,济南、郑州、石家庄……华北的许多城市都饱受雾霾困扰。冬天马上就要到来,城市的面貌开始变异,在层层叠叠的浓雾中,它变得模糊不清,暧昧不明。
压抑的都市景观,让人不由自主带有负面情绪,连带着对城市产生抵触和不满。网友柏邦妮说,“去年冬天,每两天就有一天雾霾,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心情很郁闷。尤其是写到下午五点钟,独自坐在房中,看着天色变黑,十分难受。我第一次有了不想在这里生活下去的念头。”这是许多北漂们的共同感受——“逃离”。一旦雾霾天来了,这种情绪就像病毒一样,大范围地开始蔓延。
有人尝试通过改变人造景观以降低雾霾的负面影响。今年5月,济南举行建筑色彩专项整治活动,城市规划者认为建筑沉闷灰暗的色彩加剧了雾霾天的压抑,因此,济南市规划局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要求建设单位结合周边环境进行色彩分析,合理确定建筑主辅色的色相、明度和彩度。
也有艺术家打算进行个人尝试。北京地下室改造项目的设计师周子书,就在微博上称团队接下来会通过充满设计感的项目来挑战雾霾,他说:“走着瞧。”
可惜这些尝试都是治标不治本的东西,只是通过眼睛来试图改变呼吸道、整个身体甚至心理的真实感受。雾霾像块巨大的脏抹布,不定何时就落到城市上空。这时,人们戴上口罩晨练、运动、跳广场舞,同时,也时刻准备着逃离。
“等风来”的段子
可是大多数人毕竟是无法逃离的,在北京,2000多万人选择忍受。一旦雾霾来袭,他们只好等待着风吹散城市上空的污染颗粒,获得一段时间的好天气,然后重复这样的过程。
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中,人们苦中作乐,社交平台上与雾霾相关的段子的创作和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活跃。
10月11日早上,小程打开微博,他首先看到的是这样一条:“窗外。北京消失。雾霾黄色预警。升级橙色。啥时。才能盼到。红色啊。正常上班上学。学生。能找到。师长吗。今晚。巴西。阿根廷。能找到。大巴吗。梅西。内马尔。能找到。对方吗。摄像机。能找到。足球吗。你。能找到。呼吸吗。”再一看,原来是央视主持人鲁健发的,题目叫《诗一首 文学奖》。
“梅西和内马尔在今晚的‘鸟巢’将遭遇人生最大的挑战:球门在哪儿?对手在哪儿?裁判在哪儿?我在哪儿?关键是球在哪儿?”打开微信,这样的段子又被同事刷到了小程的首页上。
这一天晚上8点,南美超级杯要在北京举行。而这天也是北京入秋以来第一场雾霾的最后一天。早在10月7日,中央气象台便发布了今秋首个雾霾黄色预警,而据天气预报显示,在10月11日的晚上,冷空气将会南下,大风会终结这场持续五天的雾霾天。
在等待巴阿之战的同时,对于塞外之风的期待,也是朋友圈里的主题。吐槽式的段子喷涌而至,人们纷纷猜测风是否可以在比赛之前到达现场。“风已过居庸关”,“刚接到通知,风已到北京六环外,正在办进京证,少安勿躁”。煞有介事的调侃,给风的移动轨迹来了个现场直播。
一旦雾霾围城,等风来就成了大众共同的心理期盼。“风,是北京的抹布。西伯利亚,是北京的清洁工。让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快些到来吧!”老徐时评说道。一首打油诗也以这句话结尾:“安得天下肺安康,盼大风,oh,come on。”
等风来,表明了面对雾霾人们是如此无计可施。于是,自嘲的、吐槽的段子成了精神上突围的武器,成为一种苦中作乐的情怀。“由于空气透明度降低,造成神经系统压抑,受到视觉刺激,条件反射会使反应能力减低,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由于无力感产生心理压力,被动接受现实,逃无可逃,最终导致抑郁;另外一种是对于无力感的反抗,找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比如自嘲、创作。”济南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洪涛这样解释。
网友们总有层出不穷的创意和无限的智慧,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凌晨华说,段子吐槽作为社会文化现象,反映的是当代人对于生态、社会、人际关系的一种思考,表达对现状的不满,对更好的东西的追求,而对于雾霾天来说,就是希望蓝天白云。
济南市心园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孙静认为,这种自嘲式创作,其实是一种积极的举动,人们可以通过此举找乐子,释放情绪。“但是这里也隐藏着暗性排斥,说明大众是在意这件事的,同时也是不满的。”孙静说。
因此,这些段子也正反映了这样一种心理:“依恋与逃离并存。”“人们即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有着爱意和依恋,同时在极端天气下,又想着逃离,其实这两者并不是冲突的,更多的是在于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之感。”孙静说。
精神的霾
山东大学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黄万华认为,网友的段子是创作的源泉,是文学的素材。不过,它们离文学作品还相距甚远,“要加上作家的个人体验才能创作出文学作品。”
不过,与雾霾相关的文艺作品创作,在近些年已经开始有所尝试。以雾霾为题材的环保小说《霾来了》今年出版,作者是河北省廊坊市环保局副局长。这部小说以人们与雾霾的斗争为主题,被看做是环保宣传的生动教材。
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雾霾比中国早了一个世纪。雾霾下的特殊情景,激发了艺术家和文学家的创作。20世纪初,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在伦敦居住时,有感于那里的浓雾,创作了以当时英国议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皇宫为主题的一批作品。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受到雾霾困扰的美国城市洛杉矶,它的雾霾也激发了很多艺术家的灵感。
同样的创作取材也在中国文艺界开始显现。北京当代芭蕾舞团的舞蹈《霾》,就是这样一部典型作品。在舞台上,“到处都是高墙的城池,犹如到处弥漫的硝烟,太阳的白光刺痛了双眼”,男女舞者以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跳起,跌落,在雾霭中,和着激昂的音乐,挣扎跳动,力图拨开迷雾,奔向光明。
在剧中,“霾”是一个意象,用来展现现代社会中的多重危机。不止是自然环境的,还有社会环境的。有对于个人生存命运的忧虑,和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
而在2013年导演曹斐拍摄的38分钟电影里,更是通过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了这一感受。在这部叫《霾与雾》的片子里,北京被塑造成一个超现实的“魔都”,某个地方开始出现僵尸,它们与人类共同生活,难以分辨。这些荒诞超现实的情节和场景,都发生在霾的主题下。
行动迟缓,动作僵硬,没有生机和活力,不会思考的僵尸们,象征着生活乏味和无力抗争的都市人。他们的这种精神困境,又与雾霾天气下迟钝懒散的都市人群心态如此相似。超现实的霾、现实的霾、心理的霾,在雾霾下的城市,逐渐融为一体。
凌晨光说,以雾霾为题材的作品,更多的是以自然雾霾为切入点,更侧重于精神世界的雾霾,这包括商品时代中西文化冲突,个人自我定位的选择等现代人类面临的问题。精神雾霾与自然雾霾一样,都是个人不能左右的,让人充满无力感。正因如此,以自然雾霾为题材的作品,才可以使人们得到感情上的呼应和共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