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六亲不认只认作品
2014年10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实习生 张俊其        
  他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的编剧,创作的电影《桥》书写了电影史上五个第一;他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亲历者;他是金鸡奖的创办人之一。
  我国著名电影家、作家、文艺理论家于敏,于10月13日中午去世,享年100岁。
  1942年5月2日,针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当时28岁的于敏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工作,时任院长是周扬。“当时,中央请胡乔木负责筹备延安文艺座谈会,他们发出47份请柬,我的名字不在名单中。那天是星期六,我和干学伟在鲁艺驻地的东山下散步,碰到院长周扬同志从山上下来。他招呼我们跟他一起去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座谈会。这样,我们两个‘小沙弥’跟着院长就去了。这个会,就是意义深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从此,他更加坚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1947年初冬,东北电影制片厂想要拍一部故事片,于敏是编剧。在动笔之前,他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体验生活,3个月后开始写剧本。他后来回忆说:“《桥》的剧本大约一半是在膝盖上完成的。”当时招待所已住满,他只能屈身于大厅内的圆柱下,膝盖是写字台,椅子当床,屈身而卧,抱柱而眠。剧本通过工人阶级为支援解放战争而抢修江桥的感人故事,赞扬了新中国第一代工人的气魄和精神风貌。《桥》揭开了新中国故事影片的第一页,当时有评论说:“为人民影剧开拓了新的园地和新的道路。”
  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进行创作,1952年,他举家落户鞍钢,一去26年。在这里,他除了参加生产,还和其他作家一起创办了工人文化学习班,并为自己写下了两条规矩:“有求必应”和“送货上门”,和许多工人成了好朋友。于敏曾说:“画鬼容易画人难,写厨娘比写苏格拉底难。”他一生都在为普通人写作。正是和钢铁工人零距离的接触,才有了后来的《老孟泰的故事》等多部报告文学,以及《高歌猛进》、《无穷的潜力》、《炉火正红》等多部电影剧本,他说:“作家自身泡在生活里,反过来,又把生活泡在自己的心血里。”
  2013年,于敏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于敏是金鸡奖的创立者之一。他作为评奖的核心人物之一,一连参加了13届金鸡奖评选。尽管平时少言寡语,极其低调,但于敏的仗义执言在电影界是人所共知的。曾与于敏共事的后辈说:“于敏老师是一个真正纯粹的人,让我充满敬意。”“学术、争鸣、民主”六字方针和“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二十四字,至今仍然引领金鸡奖的发展方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