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增速7.3%,创近六年来新低
李克强:有信心也不掉以轻心
2014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3%,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与改革开放30多年来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相比,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
  21日,李克强在会见亚太经合组织财长会的各经济体代表团团长时说,总的看,中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我们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对面临的挑战也不掉以轻心,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实现全年主要任务。

本报记者 张頔 
●探因 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拖累经济
  进入三季度以来,不论从工业生产、发电量、投资和消费等经济指标,还是从新增贷款、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总量等金融指标来看,经济下行压力还在继续增大,再考虑到去年的较高基数,三季度我国GDP7.3%的增长并不出人意料。
  “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是国家有意识地进行优化调整。”山东省社科院副院长郑贵斌认为,出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这两方面的考虑,政府的调控手段不再采取“强刺激”,而是转为“微刺激”,因此经济增速放缓是转型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认为,结构调整的阵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今年以来房地产持续调整的累积效应有所增加。这两个因素,短期来看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
  据国家统计局21日公布的数据,1月至9月,我国工业、投资、消费等宏观经济数据较上半年下行,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投资与上半年相比增速回落幅度最深,分别下降1.2个和1.6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前三季度“三驾马车”中消费、出口大体平稳,固定资产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也保持较高水平,可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的持续回落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解读 增速放缓实则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谈及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说,中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决策者已决心将经济由投资驱动向由消费和创新驱动转变,这在短期内可能使经济增速放缓,但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使经济增长朝着更依赖内生动力、更具包容性方向发展。
  尽管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不太给力,但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称,虽然三季度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就业和物价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应如何理解?一种共识正在形成:只要就业比较充分、物价比较稳定、居民收入同步增长、生态环保取得积极成果,经济增速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这种坦然接受增速放缓的底气来自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好势头:    
  服务业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孕育着新的突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8.5%,比投资约高7个百分点,经济再平衡态势明显;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2%,高于同期GDP增速0.8个百分点,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比上年同期缩小0.05,内部收入差距有所改善。
  更重要的是,1月至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盛来运认为,这说明整个经济运行对就业的承载能力加强,增加了承受失业压力的弹性。
●预判 实现“全年GDP增速7.5%”问题不大
  中国今年确定了GDP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CPI涨幅3.5%左右等主要目标。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就业目标已提前完成,物价调控目标完成压力不大。那么全年7.5%的经济增速目标能否顺利完成?
  李克强在10月份访问德国时曾表示,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5%左右的目标,将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上,他再次强调:“外界总有种误解,觉得7.5%是个‘底线’。但我早就说过,所谓‘7.5%左右’,就是高一点、低一点都可以,关键在于就业有没有增加,收入有没有增长。”
  “其实在7.3%这一个数字之外,三季度经济形势有积极的方面。”郑贵斌分析,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这是继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第一次超过工业以来,继续延续这样的趋势,这里体现的是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且前三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从这能看出资源环境成本的消耗在降低。
  郑贵斌认为,改革红利的释放仍需一个过程,房地产市场的刺激政策将慢慢发挥成效,他预计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将略有回升,全年GDP同比增速达到7.5%问题不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