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台湾儿童公益
2014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台湾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工作人员给每个孩子都安排了不同的训练课程。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光营
  9月24日,在台湾高雄六龟育幼院,院长杨子江告诉记者,“育幼院收养的孩子已经超过一千位了。”六龟育幼院由杨子江父亲创办,已近60年了。
  “在台湾,这样的机构非常多,给弱势家庭的孩子提供替代性的服务。”相关人士受访时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台湾,对弱势少儿的救助虽不缺少政府的身影,但无论是机构还是经费,最主要的力量还都是像六龟育幼院这样的民间力量。
  据了解,除了医疗等覆盖所有少儿的服务外,他们还对部分家庭和孩子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比如亲子教育、托育的支持性服务、月光天使计划、社区照顾计划等补充性服务。
  如果孩子的父母亲离婚,或父母都入监了,或着是父母对孩子施虐,没有办法继续在这个家庭生活,孩子就要被送到育幼院、少年之家等提供替代性服务的公益机构。
  据首创于大陆的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负责人介绍,台湾目前有1100多个儿少公益组织,给孩子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从托育、孤儿到智障、自闭症等众多领域。 
  “什么样的孩子能进福利机构,都需要专业人员的鉴定。”据介绍,在儿少福利慈善中,公权力的介入尺度也是需要仔细把握的。
  如果对孩子的帮助需要执行公权力,就不宜委托给民间机构。但像孩子课后照顾、补充性的指导等福利服务,这种工作就比较适合委托给民间公益组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