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发起个人慈善行为公益调查,近七成参与者认为
个人所获捐款缺乏监督
2014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济南10月21日讯(记者 尹明亮) 对于民间个人公益慈善活动,你信任吗?对不少人来说,不论何种公益活动,信任感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近日,本报发起了“个人公益能否得到你信任的”网络调查,调查发现,对于个人募捐等民间公益性活动,一半以上的人都希望加强监管。与此相伴的,是参与调查者对各种类型公益组织或活动的不信任感。
  四川爸爸为给患白血病的女儿筹集医药费而扮女装卖卫生巾,筹来捐款140多万的新闻这段时间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关注和争议。公益的公信力问题也再次被提起。当一些官方或民间的大型公益组织屡屡被质疑之后,民间个人性质的慈善公益活动也面临着信任的困境。
  在参与此次调查的民众中,有超过八成都表示曾经有过捐款的经历。但在对各种公益活动的信赖度调查中,无论是官方慈善组织还是民间公益组织或个人举办的公益活动都没能获得超过两成的信任。
  在很多调查参与者看来,与官方慈善组织举办的公益活动相比,本地民间公益组织的活动以及困难个人自行进行的募捐活动可信赖度更高一些,但所有这些公益组织的活动没有一项的信任票超过20%。相对而言,超过四成的参与者都认为媒体上针对特定困难人员发起的捐款倡议更值得信赖。
  与之相应的则是人们对如今各种公益组织的运作都抱有一定的怀疑。“在参加的一些公益组织里,感觉有人抱着一些别的目的做公益,有的民间公益组织也不是那么单纯。”山东大学大三学生小刘介绍。在调查中发现,多数人参与各种公益活动都更注重自己真实的参与体验,只有约13%的人认为民间公益组织的善款使用更透明。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对公益组织进行有效的监督也成了提高公益组织公信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调查中,超过六成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当前民间或个人公益活动最大的不足便是善款的使用没有有效监督,不知道善款有没有被滥用。在针对困难人员个人的捐款是否可以用于改善家人生活的选项中,接近七成参与者都认为善款达到募款时的意图后,更应该将剩余的善款转捐他人。
  相对于目前很多情况下直接将善款打进受助者个人账户的捐款方式,超过七成调查参与者认为对个人所获捐款的使用也应有所监督。应限制直接捐钱给个人的做法,应在一个有公信力的公益机构设专门账户,专款专用。
  关于何种公益组织更应承担这种职责,接近三成的调查参与者表示目前国内的公益组织都难以信赖。“监督本身是为了让善款物尽其用,但很多公益组织本身都不正规。”济南市民王女士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