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浮球在西太平洋准备下水(图片由中科海洋研究所提供)。
本报记者 陈之焕
在完成了“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变异机制及其气候效应”项目和“西太平洋西部水体综合调查”项目海上综合调查任务后,21日,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凯旋。此次科考历时82天,总航程10800海里,,成功在大洋深海布放17套深海潜标,规模之大全球罕见。
历时82天,航程10800海里
21日,我国最先进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圆满完成西太平洋科学考察航次,顺利返回青岛奥帆中心码头。此次科考,“科学”号于8月1日从青岛起航,赴西热带太平洋海域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变异机制及其气候效应”项目和国家海洋局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西太平洋西部水体综合调查”项目海上综合调查任务,历时82天,总航程10800海里。
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厦门大学、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国家海洋监测中心和国家海洋局三所6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36名科研人员参加了考察,共完成6条断面、85个大面综合站位、60次湍流观测等海洋综合调查任务,成功回收3套、重新布放17套深海潜标,获取了大量宝贵的观测数据和样品。
布放17套深海潜标阵列
“科学”号此次西太平洋航次在太平洋西边界流关键海域成功布放了17套、回收了3套深海潜标,收放潜标总长度达十几万米,这是我国首次在大洋如此大规模布放深海潜标阵列,在国际上也属少见。
“布放的潜标包括主浮球、海流计、释放器、重力锚等近40个仪器,分别布放在3000米——5000米不同深度的海域。”中科院海洋所胡敦欣院士介绍,深海潜标正是由这些仪器构成的一套体系,可以在不同深度进行相关数据检测,这次深海潜标布放的数量及难度在国际上罕见,有利于检测西太平洋海域有关海洋环流结构和长时序连续观测数据。
此次科考还收回了在此海域投放了4年深度为6100米潜标一套,这也是目前为止我国投放最深的一套潜标,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
取回近千瓶深海浮游生物及海洋化学元素样本
此次科考,“科学”号搭载了温盐深剖面仪(CTD)、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GPS探空气球、浮游生物多联采样网、深海多波束等多种先进海洋探测设备,科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设备在全球属于先进行列,正是利用这些先进设备提取了千瓶深海浮游生物及海洋化学元素样本,对西太平洋西部水体综合调查有深远意义。
“此次科考主要采取了深海浮游生物及海洋化学元素样本,浮游生物样本有450多瓶,海洋化学元素样本超过500瓶,这些样本都是在300—3000米的深海中采取的。”“西太平洋西部水体综合调查”项目调查队长、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工程师魏传杰介绍,很多浮游生物得在显微镜下观测才能发现,因此科考船只能将取样的海水带回,对海水的pH值、营养盐等水中5项元素及浮游生物等做进一步研究。
科考成果有助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此次科考,“科学”号在西太平洋关键海区开展了系统的物理海洋、海面气象、海气边界层等多学科综合观测和实验。科研成果将进一步深化对西太平洋海域水文、气象等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的认识等,对解决西边界流——赤道流系相互作用及其对暖池变异的影响、暖池区深层环流特征及与上层环流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有重要科学意义。
西北太平洋环流和暖池对ENSO循环、东亚季风和副热带高压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也显著影响着中国的近海海洋环境与气候,相关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提升我国气候预测能力至关重要。
据了解,“科学”号在青岛进行短暂休整后,将于11月中旬继续前往西太平洋执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项目,对雅浦海域的海山区进行海山地质构造、深海环境与生态系统综合科学考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