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生拼成绩,竞赛活动降温了
2014年10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每年的头脑风暴等大赛都吸引了不少中小学生参加。图为一名初中生在设计青岛馆模型。 (资料片)
     青岛新的中考政策对指标生的选拔做了大手术。从本届初二学生开始,指标生的产生与各类竞赛加分说再见,只和中考成绩有关。新政出台一个多月,记者调查发现,改革前家长们孩子们很热衷的各类加分竞赛和班干部岗位等,如今遭遇“大降温”,更多的孩子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
  有初中校长认为,指标生新政更趋公平性,但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考虑,学校依旧会鼓励学有余力和有特殊禀赋的学生参加竞赛和课外活动。同时,家长也要注重孩子的能力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要单纯关注考试分数。
现象:指标生只认中考分,竞赛项目遇冷
  “孩子学校最近下发了一个建模比赛的通知,他回来跟我说班里就两个人报名。整个学校报名的人也不多。”岛城一名初二学生家长李女士说,青岛新出台的中考改革政策已经有一个多月,因为新政策对指标生的产生办法作了大调整,以前家长和孩子热衷的各类竞赛项目,现在很少人报名。
  根据青岛的中考新政策,从2013级即现在的初二学生开始,中考进入全新模式。初中考高中时,是否能获得指标生的名额,不再与各种加分有关,而是完全看中考分数。而以前实行的指标生政策,除了平时成绩和在校表现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加分项目。
  记者采访多所学校的老师和承办竞赛的各类社会机构了解到,在新政的影响下,一些竞赛项目的参与度的确受到了影响。一家专门组织模联比赛的机构告诉记者,模联在小学、初中、高中学生中都很受欢迎,但他发现近一个月,初中学生参加的人少了,有的初中队员甚至退出了。
  “我孩子在初一时就经常参加各种竞赛,但现在减少了很多,我担心影响学习精力。”另一名家长霍先生称。
家长:为加分忙活,孩子累家长累
  “我觉得现在的政策更公平了。以前各种加分项目,太复杂了。那么多孩子忙活竞赛、当班委、参加社会实践,有多少不是奔着加分去的?家长累,孩子也累。”市北区一名初二学生家长廖女士坦言,女儿是班里的一名班干部,初一时,她也经常鼓励孩子去参加各类比赛。“当时我就是想着能多加点分,争取拿个指标生,有30分优惠,因为中考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不过,廖女士无奈地说,其实以前很多的竞赛活动,家长参与的也很多。“有的甚至全程是家长在做。孩子功课那么多,哪有时间?仅仅去比赛,然后挂个名就行了。”廖女士坦言,如今新的中考政策中,这些竞赛的加分对指标生的获取不再发挥作用。为此,家长、学生开始“掉头”,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
  对于青岛市新一轮中考改革中指标生政策的变化,在多数家长为新政策的更加公平、公正叫好的同时,也有人对此颇有微词。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如今的中考新政规定指标生纯粹靠分数来选拔,回到了分数决定一切的老路上,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学校:从兴趣爱好出发 竞赛中能得到锻炼
  “以前为了加分,可能一些项目并不是孩子喜欢的,但也得去参加。这种现象是存在的。”青岛50中副校长李东说,以前指标生的各类加分项目,每个学校的规定都不一样。“可能有的比赛项目在这个学校加分,在另外一个学校不加分。”李东认为,新政更趋公平。
  “但是也不能因为不加分,就让孩子少参加或不参加一些竞赛活动。”李东说,事实上,学生如果是因为爱好和兴趣,参与到一个竞赛项目中,那么他在其中的收获和锻炼也是不可小觑的。在李东看来,竞赛与升学挂钩,难免会有功利性。“而如今参加竞赛不加分,我认为参加的孩子,更多的是从兴趣和爱好出发。”李东说。
  青岛53中初二班主任老师杨宝艳说,如今学校组织的竞赛和区里下发的竞赛项目还是不少,作为班主任老师,她会鼓励学有余力和有学科、兴趣特长的学生参加。“那些优秀的,想展示自己的学生,报名很积极。”杨宝艳建议,家长也不应单纯看分数,而应该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及兴趣特长发展方面考虑。
教育部门: 直升生特长生选拔 弥补以分数招生弊端
  “有家长觉得参加竞赛或者活动,会分散学习精力,影响文化课学习。其实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处理好了,反而是互相促进的。当然,前提是建立在学有余力和兴趣的基础上。”青岛44中校长马鹏业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是为了加分而功利性地让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即便没有加分,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参加,不仅会促进文化课的学习,也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家长和整个社会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导向和观念,共同努力,减少教育工作中的急功近利行为。
  “孩子好好学习是应该的,但绝不能是只剩下学习。”初二学生家长说,孩子去参加一些活动不能抱着太功利的目的。其实,孩子在竞赛和活动过程中社交能力、合作意识都能得到锻炼。“家长也应顺其自然。有的孩子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习有所欠缺,但动手能力强。从职校出来的孩子,也有很多发展非常不错的。”作为家长,她认为应该正确看待自己的孩子,并不能一条道走到底。
  在解读中考新政时,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民书曾表示,指标生改革的原则主要是促进公平,对于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的发展,还有其他一些政策,如特长生招生政策、高中学校直升生录取等,在这些过程里,各个高中学校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充分考虑学生三年的成绩以及一些标志性的成果、综合的能力,以此来弥补以分数招生录取的弊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