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号”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普集镇卫生院帮扶老患者全方位服务暖人心
2014年10月2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张宪大医生在为病人诊治。
本报10月23日讯(记者 石剑芳 通讯员 张娜) “高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晚上睡觉有没有觉得憋气?腰疼好点了没?”普集镇卫生院医生张宪大一边为普集镇高赵村的高承栋老人测量血压,一边询问着出院后高承栋的身体状况。
今年77岁的高承栋老人患有慢性气管炎,二十天前刚刚出院,因为“老慢支”一年到普集镇卫生院住三四次院,每次都住半个月左右,基本都是医生张宪大接诊。慢慢地张医生不仅和高承栋成了老熟人,还跟老人的儿女成了朋友。高承栋告诉记者,“张医生对我真是上心,我住院的时候一有时间就到我病房里看看,一会儿量量血压、一会儿问我是不是呼吸顺畅、腰疼怎么样了,有张医生给我看病我放心。”
普集镇卫生院内科主治大夫张宪大告诉记者,“患者来找你看病,不能为了看好病而看病,更要对病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这些‘老病号’,他们大多患有冠心病、慢性气管炎或者高血压。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去病房逛逛,跟患者聊天,从病情控制到家长里短,慢慢地患者就认可你了,主动和你交朋友。每次休班或者路过哪个村,村里如果有我的老病号,我就会到患者家里看看病人的情况。只有把每个病人的情况装在心里,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针对医疗服务问题,普集镇卫生院在全院服务科室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让群众监督,建立群众服务诉求点,将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纳入卫生院绩效考核,并在门诊大厅建立了“服务诉求台”,在病房设立了“服务诉求点”,能够及时征求老百姓对卫生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来自普集镇小院村的周承军因送铁料装炉时,左腿被铁料砸中骨折。记者在病房见到他时,他的腿已经打上厚厚的石膏行动非常不便,但记者在病房并未看到他的家人。“我来医院三天了,现在腿就是有点木已经不疼了,家里人对医院很放心。”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普集镇卫生院不断探索,积极改进,立足医院实际,对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坚持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始终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原则,力求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着力解决群众在看病就医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行便民惠民措施,优化诊疗流程,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