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开发多元化 葫芦宴摆到北京
发展葫芦餐饮能给种植户带来不少收益
2014年10月2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凌文秀
东昌葫芦种植面积为8000亩,而目前,生产加工能力还远远达不到为每个葫芦增添工艺附加值,为此,很多葫芦种植户只能低价销售白皮葫芦。
但也有部分葫芦艺人开始探索葫芦的附加价值,王心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已经把“东昌葫芦宴”摆到北京。
葫芦加工不完,很多低价卖掉
“我在莘县古城镇承包了126亩地,全部种葫芦。”东昌府区梁水镇的王心生是葫芦种植大户,今年葫芦产出总量有七八十万只葫芦,“小葫芦有六七十万个,大葫芦产量低种得少,收了几万个。”
王心生是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的省级传承人之一,他家常年有周围不忙的农户制作葫芦,“有人工也有机器,少时候几个人,多的时候有20多个人。”可就是每年这样的人员加工量,王心生依然需要卖掉自家葫芦的三成左右。“加工不完,第二年的陈葫芦价格就低了,所以当年会卖掉一部分。” 这并不是王心生一个人面临的问题。东昌府区文广新局局长李炳泉介绍,东昌府区目前有葫芦种植面积8000亩,包括王心生这样,从莘县、阳谷甚至新疆等地承包土地种葫芦的面积。而东昌府区加工葫芦的小作坊、小公司也有很多,但每年依然有大量的葫芦加工不完。
“加工不完,很多白皮葫芦只能低价卖掉。”据了解,东昌府区几年来一直努力做大葫芦节、做大葫芦产业,希望能有更多的订单来到聊城,能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葫芦产业。
聊城“葫芦宴”摆到北京餐桌
“葫芦可以清炒、红烧、炖肉、烧汤还可以榨汁儿,葫芦肉非常细腻,味道特别清香。”为延伸葫芦的价值,王心生跟北京一位开餐厅的朋友合作,每年葫芦成长期定期供应鲜嫩的葫芦用于食用,把葫芦摆上北京人的餐桌,“餐厅的葫芦宴菜单上有十多道葫芦烹制的菜肴、汤品。”
“不过葫芦的可食用时间很短,它的外壳稍大些就会木质化,坚硬不容易腐烂。”王心生说,“嫩葫芦从开花到采摘不能超过15天。在这15天之内,这葫芦外表翠绿,表皮柔嫩。15天以后,葫芦就开始木质化了。” “大葫芦一亩地产出六七百个;中葫芦一亩地产2000个,小葫芦一亩地能产一万四、五千个。”王心生说,但每亩地只有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的葫芦外形长得周正,不周正用来吃是最好的选择。
126亩葫芦田,王心生从清明前后种植,葫芦生长期的六个月,七八九三个月份都能有新鲜葫芦供应。“现在只供应给这一家餐厅,每年销售鲜葫芦好几万斤。但每年也能给餐厅赢利几十万元。”王心生已经连续四五年为这家餐厅供应鲜嫩葫芦,一般每天卖一百多斤鲜葫芦,双休日需要二、三百斤鲜葫芦,“一个月光葫芦宴,就能为农庄增加6、7万元。”
很多城市可开设“葫芦主题餐厅”
外表不够周正的的葫芦,经济价值几乎为零,但开发成葫芦餐饮,却能给葫芦种植户带来不少收益,更能解决聊城葫芦加工不完的困境。
给葫芦开发多元化的消费市场,是做大葫芦产业的一大课题。聊城的葫芦工艺品已经发展得很好。“很多城市的旅游景点都有咱们聊城工艺葫芦,部分城市的礼品店内,也有纯手工制作的雕刻葫芦。但葫芦还有更多多元化的空间有待开发。”东昌府区文广新局对这一发展成文化产业的非遗项目非常重视,多元化的开发也一直有规划,葫芦文化体验园、葫芦主题农家乐都考虑过,有些已经形成了发展规划。
而作为葫芦产业的从业者,王心生对葫芦的多元化发展更有自己的认知。“葫芦谐音‘福禄’,自古就是吉祥的象征,有着众多美好的寓意。仅现在刚开始起步的葫芦宴而言,市场前景就非常广阔。”
王心生认为,国内饮食结构已经开始往绿色、健康、保健等角度靠拢,而葫芦正好符合这一大趋势。“包括聊城这样的中小城市,都有这种饮食需求。像北京、上海等国内的一线城市,更有广阔的开发市场。”
王心生已经有了未来“葫芦”主题餐厅的构想:餐厅内,顾客们赏玩着精美的工艺葫芦、吃着可口的葫芦美食,喝着清凉鲜榨的葫芦汁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