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教育普及率全省领先
日照25周年教育发展纪实
2014年10月2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今天的日照一中西校区。(日照一中供图)
日照一中原西大门。(日照一中供图)
本报记者 张萍
25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目前,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92%,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9%,各类教育普及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强化基础教育 提高“普九”水平
建市之初,日照市的教育结构不尽合理,办学水平层次较低,为适应建市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尽快建立起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大教育格局,确立了“强化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工作思路。
实现“两基”目标是20世纪90年代全市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1991年2月,市政府制定了《日照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办法》,确立了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目标、实施标准和保障措施。
1997年,日照市政府制定了《日照市1997-2000年教育发展规划》,其中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即“双高普九”)的新任务。此后,全市义务教育实现了由普及到提高的重心转移,相继抓了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规范化等重点工作,全面提高了义务教育实施水平。
从2001年到2010年,全市小学由633所调整为419所,校均学生规模由304人增加到455人;初中由133所调整为98所,校均学生规模由1400人减少为1017人。
经过25年的发展与沉淀,日照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98.92%,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9%,各类教育普及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
全市各级政府把增加教育投入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根本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
继农村中小学“三改造”、“六配套”基本完成后,全市大规模集中进行改善办学条件主要经历了进行城镇公办学校校舍改造、“普九”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巩固“两基”成果、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先后组织实施了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的系列工程,即“校舍安全工程”五个阶段。
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十五”期间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2002年3月召开的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确立了“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全面推进,分类实施、注重实效、社会参与、加快发展”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
2007年,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市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农村初中全部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完全小学和部分教学点配备了卫星教学收视设施,农村小学教学点全部配有光盘播放设备,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达到全覆盖。至2010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2.04亿元,中小学建立多媒体教室4154个,专用计算机教室636个,有307所学校建成校园网,128所学校拥有卫星地面接收设备,334所学校拥有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光盘,教学计算机达36300余台。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1989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有教职工25130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职工队伍逐步壮大,通过逐年接收分配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到2000年,全市教职工增加到32705人,其中专任教师27930人。此后,国家逐步取消了大中专毕业生统一包分配制度,学校新进教师随之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办法。2003年以来,先后公开招聘教师5570人,到2010年,全市有教职工34722人。
民办教师曾经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全市有在册在编民办教师9797人,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41.43%,按照“关、转、招、退、辞”政策,截止2002年最后一批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全市民办教师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从此以后,教师队伍中不再存有民办教师。
通过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市逐步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够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
25年间,日照市的教育水平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深受广大市民好评。日照市教育局连续7年被日照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日照市委、市政府授予机关工作创新奖。日照市教育系统群众满意度连续多年在省社情民意调查中位居全市各行业前两名。日照市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市教育局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