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演出下乡,从不内部筹款
烟台一公益团队自组“财团”、企业化管理
2014年10月3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0月11日,王建光的志愿服务队来到福山区小潘家村为村民义务演出。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10月11日,王建光(右一)和队友一起,为参加活动的志愿者留下影像记录。 本报记者 韩逸 摄
     从最初的参与环保、助老助困到如今的送演出下乡,烟台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已走过5年多时间。和其他公益志愿者组织不同,这个服务队从不发动内部志愿者捐款,需要用钱时全由团队里的“财团”成员搞定。
  队长王建光目前在做的,是用企业管理的方式推动团队的正规化。他还在悄悄为队员们建设“影像博物馆”,记录每一名队员的公益身影。

本报记者 孙淑玉                    
 筹10余万打造下乡演出队
  每周三到四场演出是常态,密集时一个周末能连演四场,这是烟台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建立之初,队长王建光想也不敢想的节奏。
  “最初也是什么都做,后来觉得应该有个方向。”王建光说,2009年刚开始组队做公益时,他们曾捡过垃圾、参与过救助活动,但什么都做,总感觉什么都没有精力做好。
  2011年底,几个朋友一商量,大家觉得送演出下乡,同时关爱老人和孩子,能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
  王建光很快从做建筑的朋友圈中找来20多名“财团”成员,大伙一块出资10万余元,置办了专业的音响、摄像、调音台等设备,并为志愿者们配备了服装、绶带等演出物品。
  “最开始来的都是有才艺的朋友,后来一些团体也加入了进来。”王建光说,团队主要公益活动转为文艺演出后,慕名而来的志愿者越来越多,有烟台当地的文艺团体,也有各种民间达人。

 10岁小志愿者也能被委以重任
  每次活动,除15名负责后期制作的志愿者外,30多名演出志愿者和节目都会随时变动,给演出带来活力。王建光的愿望是发挥每个队员的优势。
  10岁的小志愿者周雅钰是前年随妈妈加入团队的。平日里,她会到福利院照顾孩子,参与环保活动。爱好主持、朗诵的她从没有过登台经验,却在一次下乡表演中被委以重任,和年轻志愿者搭台主持,并赢得满堂彩。
  从那之后,周雅钰更加积极主动,跟着妈妈参与送演出活动不说,还经常拉着班里的同学、朋友参与。
  宽松积极的环境,也让老队员不忍离去。志愿者王明智大二时加入团队,主要负责网站报道和后期传播,如今尽管已经工作,空闲时间不那么多了,依然不舍得离开。他现在负责网站维护和更新,这给了他工作之外的新圈子,也让他在烟台找到更强的归属感。
  “最近还准备组建个锣鼓队,让负责后期的志愿者也能走上前台。”王建光说,参与服务的志愿者都不容易,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展现自己,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反过来也能促进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

 分设12个部门企业化管理团队
  “志愿者服务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到一点。”本着这样的认知,王建光因循企业管理办法带团队,不仅给团队细分出12个部门,还特意打造了“财团”后援。
  建立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之初,王建光就给自己设了“道道”,不主动号召志愿者捐款。“志愿者付出时间和精力,已经非常可贵,没必要再天天参与捐款。”
  凭借着在建筑行业积累下的人脉,王建光集结了20余人的“财团”队伍。其中,岳安、朱远都是王建光多年的好友,也是服务队的副队长,专职负责资金募集。
  尽管曾到汶川地震灾区援助,也先后资助过不少孩子,但朱远很少在人前提及自己的公益之路。在被王建光拉进服务队之后,由于担负着筹款重任,每次朋友聚会,他都会不由自主地“化缘”。包车、置办设备、给志愿者买盒饭,看似不多的款项都在一次次的聚会中募得。
  除强大的“财团”后援,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还分别设立了联络、培训、策划、协调、资料、网管、推广、发展、宣传、制保等12个分工明确的部门,对每次活动进行详细的策划、分工。“有完整的管理方案,团队才能走得更长远。”王建光说。

给志愿者建“影像博物馆”
  从最初的几十名志愿者,发展到现在的几百名,队长王建光心存感恩。每次组织活动,他都会安排专门的志愿者进行影像记录,他想给所有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建一个“影像博物馆”。
  2011年自闭症日,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到南山公园送演出。一位游园的山航空姐看了演出很受触动,带着50名空乘人员加入到服务队中。
  去年4月,服务队还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清洁环保的活动中,吸引了更多年轻血液注入。而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期间,团队的“财团”都先后捐款捐物,并亲自前往震区派送救灾物资。
  这些难得的珍贵瞬间都有人专门记录。记录者是72岁的志愿者刘文家,爱好摄像的他是在一次户外活动中了解并加入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每一次拍摄完,刘文家都把作品传到自己的优酷账号上。
  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办公室内,一堆整齐叠放的光盘格外引人注意,这是每次活动的影像记录。王建光保留这些,就是想悄悄为所有的志愿者建一个“影像博物馆”。
  “所有付出爱心的志愿者都值得被记住。”王建光说,他认为这样的传承才能让更多人爱上公益。
本报记者 孙淑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